这首诗《金瓜茄》由清代诗人张若霳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金瓜茄的独特魅力与自然之美。
首句“不是东陵种,篱间别弄辉”,以“东陵种”为背景,巧妙地将金瓜茄与传统名贵作物相比较,强调其独特之处,不在常规种植之地,却在篱笆间散发出独特的光彩。这里的“别弄辉”不仅描绘了金瓜茄的色泽,也暗示了它在平凡中展现出的不凡。
接着,“冰纨澄夏簟,黄绢剪秋衣”,运用比喻手法,将金瓜茄比作冰纨(一种质地如冰的丝织品)和黄绢(黄色的丝织品),形象地表现了金瓜茄在夏日的清爽与秋季的温暖,既体现了其外观的优雅,也暗示了其生命力的旺盛。
“承露鹅儿嫩,迎风杏子肥”,进一步描绘了金瓜茄在自然环境中的生长状态。这里以“鹅儿嫩”和“杏子肥”为喻,生动地展现了金瓜茄在露水滋润下娇嫩欲滴,在微风拂过时果实饱满的情景,突出了其生命力的勃勃生机。
最后,“依稀明月下,疑自凤池归”,将金瓜茄置于月光之下,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此处的“凤池”借用了古代传说中的凤凰栖息之所,象征着金瓜茄在月光下的美丽如同仙境,令人遐想联翩,仿佛从遥远的仙界归来一般,充满了诗意与浪漫。
整首诗通过对金瓜茄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外在的美丽,更蕴含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与对生命活力的颂扬,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