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鸡鸣山上的独特体验和感悟。首联“禅关寂寂径通幽,步上鸡鸣最上头”以静谧的禅关和蜿蜒的小径开篇,引出登山的过程,暗示了内心的平静与探索的旅程。颔联“眢井长埋千古恨,虚堂高吸一湖秋”通过描述古井深埋的遗憾和高堂吸纳湖面秋色的景象,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美丽,同时也蕴含着对历史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思考。
颈联“偶逢奇石向人立,时有閒云随客留”则通过偶遇的奇石和悠闲的云彩,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表达了作者在自然中的自由与和谐。尾联“莫到台城增感慨,登临且与豁吟眸”则是对前文情感的总结,劝诫读者在面对历史遗迹时应保持豁达的心态,不应仅是感慨,而是要从中获得启示,开阔视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对生活的哲思,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借景抒情、寓理于物的艺术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