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中秋无月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也杯中,月也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唯有烛花红,歌且从容,杯且从容。

形式: 词牌: 一剪梅

翻译

回忆昔日中秋,我置身在芳香的丹桂丛。花影映照在酒杯中,皓月也倒映在酒杯中。今晚同样在楼台举杯赏月,可是乌云密布,雨水浸湿了纱窗,哪里还有月光。
我简直想乘风上天去质问天公,可是这天路没法打通,想送个信吧信也难通。画堂里没有月亮,只有红烛高照,让我们慢慢把酒喝几盅,慢慢把曲唱到终。

注释

尊:同“樽”,酒杯。
浑欲:简直想。
化工:指自然的造化者。
从容:悠闲舒缓,不慌不忙。

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辛弃疾在中秋之夜无月时所作,以饮酒赏月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事的深深感慨。开篇“忆对中秋丹桂丛”,回忆往昔中秋佳节,桂花盛开,花香与月色交织,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接下来,“花在杯中,月在杯中”描绘了当时欢聚畅饮的场景,将月影花影融入酒杯,寓意团圆与美好。

然而,现实中的今宵却与记忆相去甚远,“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词人独自登楼,面对的是阴雨连绵,月光被云雨遮挡,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他渴望乘风直上,向自然询问为何中秋无月,但“路也难通,信也难通”,表达出对无法改变现状的无奈。

最后,“满堂惟有烛花红,杯且从容,歌且从容”描绘出词人借酒浇愁,尽管环境凄清,仍然试图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豁达,以歌声和饮酒来排解心中的苦闷。整首词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词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生哲理。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一落索.信守王道夫席上和赵达夫赋金林檎韵

锦帐如云处。高不知重数。

夜深银烛泪成行,算都把、心期付。莫待燕飞泥污。

问花花诉。不知花定有情无,似却怕、新词妒。

形式: 词牌: 一落索

八声甘州.为建康胡长文留守寿。时方阅拆红梅之舞,且有锡带之宠

把江山好处付公来,金陵帝王州。

想今年燕子,依然认得,王谢风流。

只用平时尊俎,弹压万貔貅。

依旧钧天梦,玉殿东头。

看取黄金横带,是明年准拟,丞相封侯。

有红梅新唱,香阵卷温柔。

且华堂、通宵一醉,待从今、更数八千秋。

公知否,邦人香火,夜半才收。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夜读李广传,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杨民瞻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

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

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

落魄封侯事,岁晚田园。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

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

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年健者也曾闲?

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卜算子.万里籋浮云

万里籋浮云,一喷空凡马。

叹息曹瞒老骥诗,伏枥如公者。

山鸟哢窥檐,野鼠饥翻瓦。

老我痴顽合住山,此地菟裘也。

形式: 词牌: 卜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