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槛前卷箔见晴峰,夏口武昌西复东。
三国六朝襟带地,孤城四水鼓鼙中。
女墙夜送淮山月,老树秋生梦泽风。
君作此堂心万里,应怜世上少英雄。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继芳的作品,名为《次韵李黄州江淮伟观》。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气概的赞美之情。
"槛前卷箔见晴峰,夏口武昌西复东。"
开篇两句,诗人借助对山川地理的描述,展现了广阔的视野和深远的意境。"槛前"指的是围墙之前的景象,而"卷箔"则是古代行军时用来遮蔽军队行动的幕布。这里诗人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绘,引出了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即武昌(今湖北鄂州)曾是三国争霸的战略要地。
"三国六朝襟带地,孤城四水鼓鼙中。"
这两句诗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三国六朝"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变迁,而"襟带地"则是比喻历史人物如英雄般在大地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和影响。"孤城四水鼓鼙中"则描绘了一种边塞孤城之中的险峻与紧张氛围,"鼓鼙"指的是战争的号角声。
"女墙夜送淮山月,老树秋生梦泽风。"
这里诗人的笔触转向了夜景和自然之美,"女墙"可能是某种特定建筑或地点的称呼,而"夜送淮山月"则展现了一幅静谧的夜晚图景。"老树秋生梦泽风"则是一种意境深远的描绘,"梦泽风"可能指的是那种超脱尘世、宛如梦幻的清新之风。
"君作此堂心万里,应怜世上少英雄。"
结尾两句,诗人提到了某个人物的建筑(此堂),并且表达了对这位人物胸怀壮志、心系天下的赞美之情。"应怜世上少英雄"则是一种对于英雄品格的哀叹和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与自然景象的交织,展现了一种深远的历史感和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
不详
理宗绍定五年进士。工诗,时人多所称引。有《静佳乙稿》
圯上还成集禊亭,杉松自古草仍新。
彩虹卧饮流杯水,白鹭飞迎入座宾。
俛仰已成今昔事,东西更看往来人。
聚蚊金谷皆安在,若见吾徒合主臣。
睡起名园百舌娇,一年春事说今朝。
鞦韆庭院红三径,舴艋池塘绿半腰。
苔色染青吟屐蜡,花风吹暖弊裘貂。
主人自欠西湖债,管领风光是客邀。
吴山表里水为池,百有馀年壮帝畿。
天目旧将双凤下,海门新拱六龙飞。
胥涛白雪生秋思,太乙红云驻夕晖。
江上沙鸥湖上舫,柳丝风里两依依。
不把雕刀卖,曾随夜斫营。
老年犹善饭,壮日想能兵。
上马身仍健,看鸿眼更明。
战多人不信,枉指箭瘢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