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寐二首(其二)

雨歇夜初霁,鹊飞星正疏。

乾坤灯下影,魂魄枕边书。

隔水分更漏,前身想木鱼。

岑岑天欲曙,头白不堪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黄甲的《不寐二首(其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沉的夜晚画面。首句“雨歇夜初霁”写出了雨后的清新与宁静,夜色刚刚放晴,透露出一丝宁静的氛围。"鹊飞星正疏"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鹊鸟飞翔,星空稀疏,显得格外静谧。

接下来,“乾坤灯下影”描绘了诗人独坐灯下,身影映照在周围,暗示着他的孤独和思考。"魂魄枕边书"则表达了诗人沉浸在阅读中,仿佛与书中人物神游,精神世界丰富而深邃。

“隔水分更漏”通过更漏声的传递,暗示时间的流逝,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焦虑或期待。"前身想木鱼"可能寓意着诗人对过去的回忆或者对僧侣生活的冥想,木鱼声常常与禅修相关。

最后两句“岑岑天欲曙,头白不堪梳”描绘了黎明将至的景象,诗人感叹时光荏苒,自己已年华老去,连梳理白发都力不从心,流露出一种无奈和沧桑之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夜晚的思绪与心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时间以及自我境况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10)

黄甲(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十六夜祖董生北行

江南今夕月,清光犹似昨。

君行背雁飞,明日堪谁酌。

孤情月正中,照汝颜如削。

愿君霜树年,遗风远摧薄。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静海寺与观颐夜坐

落木乱山巅,江楼雪夜船。

山川千里外,风雨一灯前。

白发翻歧路,清尊共昔年。

浮生窥妄尽,今夕故依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子夜四时歌五首(其一)春

黄鸟鸣深林,往来疾于织。

非无机杼声,其奈不成匹。

形式: 五言绝句

子夜四时歌五首(其二)夏

湘筠织成箔,瞥眼便相亲。

漫将心附郎,别有帘外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