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小饮游人填塞殊可厌

一灯何似千灯,千灯争如一月。

虽云屋下荧煌,不若空中皎洁。

笙歌万井喧哗,车马九衢填咽。

老子静对婵娟,自是一般奇绝。

混沌灯意略同,矫俗救奢良诀。

形式: 六言诗

翻译

一盏灯如何比得上千盏,千盏灯又怎能比得上一轮明月。
虽然屋下的灯火辉煌,但不如天空中的月光皎洁明亮。
笙歌在众多的市井中喧闹,车马在宽阔的街道上堵塞。
我静静地欣赏着明亮的月亮,这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奇妙。
混沌状态下的灯火寓意相似,都是矫正世俗、抵制奢侈的好方法。

注释

一灯:单独的一盏灯。
千灯:很多盏灯。
一月:一个月亮。
屋下:在房屋下方。
荧煌:光明灿烂。
空中:在天空中。
皎洁:明亮纯洁。
笙歌:音乐和歌声。
万井:众多的市井。
喧哗:喧闹。
车马:车辆和马匹。
九衢:宽阔的道路。
填咽:堵塞。
老子:古人对智者的尊称。
婵娟:明亮的月亮。
一般:同样。
奇绝:奇特而绝妙。
混沌:混乱不明的状态。
灯意:灯火的寓意。
矫俗:矫正习俗。
救奢:抵制奢侈。
良诀:好方法。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元宵节时的热闹场景与诗人个人的超然态度。首句以“一灯何似千灯,千灯争如一月”起兴,暗示虽然人声鼎沸、灯火辉煌,但都不及一轮明月的纯净和宁静。诗人认为,尽管屋下的灯光繁华,却不如天空中的皓月明亮,暗含对世俗繁华的反思。

接下来,“笙歌万井喧哗,车马九衢填咽”生动描绘了街头巷尾的喧闹和拥挤,反映出节日的热闹非凡。然而,诗人选择“老子静对婵娟”,独自欣赏月色,享受这份清寂的美,显得与众不同,超脱于世俗的喧嚣之外。

最后两句,“混沌灯意略同,矫俗救奢良诀”点明了诗人的观点,认为在纷繁复杂的世态中,保持内心的澄明和简朴,是对世俗奢华的矫正之道。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表达了诗人对元宵节的独特理解和生活哲学。

收录诗词(896)

姜特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 字:邦杰
  • 籍贯:浙江丽水

相关古诗词

六言

康乐寻山伐木,子猷爱竹叩门。

我已烟霞痼疾,每逢佳处开樽。

形式: 六言诗 押[元]韵

石盆水窠

数叶玉簪敷翠,一拳水石含秋。

何须坐我濠濮,自觉心清境幽。

形式: 六言诗 押[尤]韵

纪恩诗

百首清诗夜上,九重温诏晨颁。

自古封侯赐璧,慷慨只立谈间。

形式: 六言诗 押[删]韵

余行年七十有七腰围顿减殆不胜衣齿亦摇脱可念也

衰鬓已凋潘岳,便腹顿减边韶。

陋姝何必丰脸,烂饭须要长腰。

形式: 六言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