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逗晓清寒未苦严,轻霜随分点茅檐。
雾中失却溪边寺,不见浮屠只见尖。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冷而宁静的冬季景象。"逗晓清寒未苦严,轻霜随分点茅檐"两句通过对气候和自然现象的细腻描写,传达了初冬时节的温柔与和煦,"逗晓"表明天色渐渐亮起来,而"清寒"则说明虽然冷,但还未到严寒的地步。"轻霜随分点茅檐"形象地展现了轻薄的霜花附着在草尖上的情景。
接着,诗人写道:"雾中失却溪边寺,不见浮屠只见尖。"这里,"雾中失却溪边寺"表达了一种朦胧与迷离之感,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轻纱般的薄雾所笼罩,连那远处的溪边寺也变得模糊不清。接下来的"不见浮屠只见尖"则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感觉,不仅是寺庙本身隐匿在雾中,就连佛塔(浮屠)也只露出尖尖的顶端,给人一种神秘而又遥远的感觉。
诗中的意境淡雅而不失深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和巧妙运用,以轻盈的笔触勾勒出一个既有形又无形的冬日世界。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故山千里几时回,又见初阳动琯灰。
酒不逢人还易醉,诗如得句偶然来。
今岁无寒祇有暄,腊前浑似半春天。
醉中苦有薰香癖,烧得春衫两袖穿。
怨笛哀筝总不如,一声声彻九天虚。
若逢雨夜如何听,幸得花时莫管渠。
花愁月恨只长啼,雨夕风晨不住飞。
自出锦江归未得,至今犹劝别人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