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代马钰的《渔家傲》,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修行重要性的深刻认识。"七十光阴能几日,大都二万五千日",诗人感慨人生不过短短七十载,大约相当于二万五千个日夜。接着,他强调时间飞逝,"过了一日无一日,无一日",暗示每一日都在无声无息中消逝。
"看看身似西山日",运用西山落日的意象,比喻人的衰老和生命的渐行渐远。诗人认为,若不进行修行,"不做修行虚度日",那么这样的日子就如同虚度,毫无意义。然而,一旦有所领悟,就会明白"悟来岂肯经终日",修行不应是每日例行公事,而是融入生活的每个瞬间。
最后两句"斡运洞天真月日,真月日。蟾宫里面擎红日",形象地描绘了修行者在内心世界中提升自我,如同月亮在夜空中照亮自我,甚至超越凡尘,达到犹如月亮中的太阳般光明的境地。整首诗寓言性强,富有哲理,体现了道教对于生命和修行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