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寒夜闻雁

一字画遥空,响似筝弦度。

云路迢迢倦欲栖,绕遍相思树。

见说带霜来,可解将书去。

梦稳凉波影不分,妒煞鸳鸯侣。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鉴赏

这首《卜算子·寒夜闻雁》由清代诗人袁绶所作,描绘了在寒冷夜晚中听到大雁鸣叫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意境和情感。

首句“一字画遥空”,以简练之笔勾勒出一幅画面:在遥远的天空中,一只大雁划过,留下一道清晰的痕迹。这不仅描绘了雁的形态,也暗示了其孤独与远行的形象。接着,“响似筝弦度”一句,将雁的叫声比作筝弦的悠扬之声,生动地展现了声音的美妙与穿透力,同时也暗示了雁声在寂静夜空中回荡的景象。

“云路迢迢倦欲栖,绕遍相思树”两句,进一步深化了雁的形象。大雁在漫长的迁徙途中,显得疲惫而渴望休息,它绕着相思树飞翔,似乎在寻找一个可以安心栖息的地方。这里不仅表现了雁的特性,也寄托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期待。

“见说带霜来,可解将书去”两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情感融合。大雁在寒冷的夜晚带着霜雪而来,仿佛是带着远方的消息或信件。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诗歌的诗意,也暗示了雁在人们心中的象征意义——传递消息的使者,连接着两地的情感纽带。

最后,“梦稳凉波影不分,妒煞鸳鸯侣”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对雁的羡慕之情。大雁在水中倒映的身影虽稳,却无法与鸳鸯伴侣共享和谐与幸福。这一对比,既是对雁命运的感慨,也是对人间美好情感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寒夜中雁的孤独与美丽,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思念与感慨,营造了一种凄美而又深邃的意境。

收录诗词(148)

袁绶(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买陂塘.寄绮筠妹山左

剪梧桐、一丝凉翠。西风先到金井。

乱虫吟瘦疏林月,香雾暗迷三径。人语静。

剩竹外栏边,翠袖伶俜影。宵长漏迥。

待选石弦琴,倚楼横笛,玉臂阿谁并。

年来事,覆雨翻云无定。鳞鸿偏滞芳讯。

欢踪输与山灵笑,嫩约十年难省。痴欲问。

恁絮果兰因,曾指姮娥證。心香篆冷。

便社燕多情,盟鸥无恙,离绪甚时罄。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疏影.题洪容生表弟妇秋容揽镜图遗照

新图展处。认玉台倩影,谢家风度。

袖亸鬟低,标格亭亭,独倚回栏凝伫。

秋凉池馆霜花艳,看几簇、冷红初吐。

怕柳丝、碧剪西风,好影又成迟暮。

荀令神伤旧梦,彩云已散矣,空恁凄楚。

想像仙姿,凭仗丹青,仿佛帐中重睹。

郎君纵应芙蓉兆,剩此恨、娲皇难补。

叹绿窗、镜影回时,不是故人眉妩。

形式: 词牌: 疏影

木兰花慢.春柳

袅凉飔一剪,裁万缕、羃晴烟。

渐媚眼舒青,修眉晕绿,丰姿翩翩。嫣然。

乍眠未起,便餐它秀色也生怜。

点缀园林入画,日斜扶出秋千。年年。肠断灞桥边。

难系别离船。争叶密藏莺,丝长罥蝶,不似春前。

缠绵。嫩黄褪尽,怕韶光还未肯留连。

休说萍因絮果,玉关芳讯谁传。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菩萨蛮.春不老

一畦种向荒园里。一绳晒向晴烟底。细洒水晶盐。

曾劳玉指尖。佳名听便好。真个春难老。

甘脆醒微酲。尊前最忆卿。

形式: 词牌: 菩萨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