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越鸟巢南涨海东,地兼夷夏气惟雄。
洞深屋垒层厓上,泷险船行乱石中。
春树湿云生桂蠹,瘴茅经雨落沙虫。
宦游最数蛮荒恶,羡子归来面更红。
这首诗描绘了越鸟在南方涨海之东筑巢,展现了这片土地的雄浑气息,融合了夷夏文化。诗人通过描述深邃的洞穴、高耸的崖屋和险峻的泷流中的舟行,展现出自然环境的壮丽与艰险。春日里,湿润的云雾滋养着桂树,却也滋生了蛀虫;雨后的瘴茅落下沙虫,显出这里的独特生态。诗人感慨宦游生涯中蛮荒之地的恶劣,对友人汪希仲能够从偏远的新二州返回京都,且面容红润,显然生活改善,流露出羡慕之情。整首诗以景寓情,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和对自己漂泊生活的反思。
不详
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
阅世悠悠八十馀,此身天地一蘧庐。
季鹰只爱生前酒,司马空留后世书。
野散未归鸣泽雁,水烦徒噞在渊鱼。
可堪濩落风尘里,两鬓霜毛顿觉疏。
相君池馆旧撝诃,今日还容野老过。
裂地商于真已矣,积金郿坞竟如何。
胡僧漫演寅朝偈,女鬼空悲子夜歌。
起向春风酹杯酒,青芜满地雨红多。
扶桑铜柱若为标,南望兵氛久未销。
秋水涨河初放鳄,晚烟笼树尽鸣枭。
枕戈未睹栖于越,舞羽曾闻格有苗。
河北诸侯总戎翰,好宣忠力佐皇朝。
峰北峰南法界中,杖藜来往夕阳钟。
时过花洞逢游鹿,夜咒珠台放钓龙。
七字诗才清似水,三生骨相古于松。
羡师方外全无事,只个蒲团又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