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其二)

先生只此在山中,莫道云深不知处。

形式: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胡叔豹所作,名为《句(其二)》。它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位隐居山中的先生形象,通过“先生只此在山中,莫道云深不知处”这两句话,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意境。

“先生只此在山中”,这句话首先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和所在环境——一位隐士,独自生活在山中。这里的“只此”,强调了这位先生的存在是独一无二的,他选择远离尘嚣,独享山林之乐。这种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由、宁静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世俗纷扰的逃避。

“莫道云深不知处”,则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环境的神秘与幽深。云雾缭绕,山峰高耸,给人一种难以触及、难以寻觅的感觉。这句话不仅展现了山中景色的壮丽与神秘,也暗示了隐士的生活状态——虽然隐匿于云深之处,但他的存在却是确定无疑的。这既是对隐士生活的一种赞美,也是对其超凡脱俗精神境界的肯定。

整首诗通过简短的两句,不仅勾勒出一幅静谧而神秘的山中景象,还蕴含了对隐逸生活的深刻思考和赞美。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也体现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即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宁静与自我实现的精神境界。

收录诗词(3)

胡叔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罗山

儿时闻罗山,窟穴居神仙。

念念每欲往,终为俗累牵。

兹晨复何夕,风日媚晴暄。

偶与二三子,径来践前言。

崎岖涉冈涧,峭茜淩云烟。

崖断或如泻,坡平俄若川。

有泉何自来,但觉声涓涓。

萦纡若蛇走,往注山腹田。

徘徊一濯足,入袖风翩翩。

俄登最高岭,中观屋数椽。

嶙峋老石像,摩挲不记年。

桃花破丛菅,一笑为嫣然。

石屏与翠壁,拥从相后先。

物色恣观览,万界满眼前。

适问同游人,兹为第几天。

不然何秀拔,不与众峰连。

长安在何许,无乃落日边。

十年苦抢攘,战血腥戈鋋。

谁知尘外客,一壑能自专。

徜徉得此乐,疑已飘飘然。

兹游恐难再,迟留不能前。

如何林间月,弄影明娟娟。

催归犹恨早,正恐陵谷迁。

到家追悔甚,誓将世务捐。

却寻向来路,迹断难攀援。

春雨正濛密,涧水鸣潺湲。

徘徊不可上,愧尔无仙缘。

形式: 古风

南湖诗上晁侍郎

已将政事继龚黄,更与风光作主张。

见说南湖桃与李,郡人今复比甘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挽和靖先生诗三首(其一)

往在伊川学,他时洙泗传。

从来有高第,未觉丧前贤。

缪列三千士,于今二十年。

山颓与梁坏,泪尽会稽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挽和靖先生诗三首(其二)

四海尊师席,斯文特未衰。

何其两楹梦,遽使哲人萎。

阆水从容意,稽山疾病时。

勤勤付斯道,矢死奉成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