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午西域河中游春十首(其二)

三年春色过边城,萍迹东归未有程。

细细和风红杏落,涓涓流水碧湖明。

花林啜茗添幽兴,绿亩观耕称野情。

何日要荒同入贡,普天钟鼓乐清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元代耶律楚材的《壬午西域河中游春十首(其二)》描绘了诗人边城游历的春天景象。首句“三年春色过边城”,表达了诗人对边疆三年时光流逝的感慨,暗示了他在此地的驻留与经历。接下来的“萍迹东归未有程”则流露出诗人对回归故乡的期待,但路途遥远,尚未确定行程。

“细细和风红杏落”描绘了春风轻拂,红杏纷纷飘落的场景,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凋零之美。“涓涓流水碧湖明”则以流水清澈、湖光碧波为背景,增添了宁静与恬淡的意境。诗人在此时品茗于花林,欣赏田园风光,享受着野趣,“花林啜茗添幽兴,绿亩观耕称野情”两句,体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

最后两句“何日要荒同入贡,普天钟鼓乐清平”,诗人期盼着有一天这片曾经荒凉的土地也能共享太平盛世,百姓安居乐业,全国上下沉浸在和谐安宁之中。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边塞生活的独特体验和对天下大治的向往。

收录诗词(727)

耶律楚材(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法号湛然居士,蒙古名吾图撒合里,契丹族,蒙古帝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宰相,金国尚书右丞耶律履之子。1215年,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攻占燕京时候,听说他才华横溢、满腹经纶,遂向他询问治国大计。而也因对金朝失去信心,决心转投成吉思汗帐下他的到来,对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产生深远影响,他采取的各种措施为元朝的建立奠定基础。乃马真后称制时,渐失信任,抑郁而死。卒谥文正。有《湛然居士集》等

  • 字:晋卿
  • 号:玉泉老人
  • 生卒年:1190年7月24日 —1244年6月20日

相关古诗词

壬午西域河中游春十首(其三)

春雁楼边三两声,东天回首望归程。

山青水碧伤心切,李白桃红照眼明。

几树绿杨摇客恨,一川芳草惹羁情。

天兵几日归东阙,万国欢声贺太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壬午西域河中游春十首(其四)

河中二月好踏青,且莫临风叹客程。

溪畔数枝红杏浅,墙头半点小桃明。

谁知西域逢佳景,始信东君不世情。

圆沼方池三百所,澄澄春水一时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壬午西域河中游春十首(其五)

二月河中草木青,芳菲次第有期程。

花藏径畔春泉碧,云散林梢晚照明。

含笑山桃还似识,相亲水鸟自忘情。

遐方且喜丰年兆,万顷青青麦浪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壬午西域河中游春十首(其六)

异域春郊草又青,故园东望远千程。

临池嫩柳千丝碧,倚槛妖桃几点明。

丹杏笑风真有意,白云送雨太无情。

归来不识河中道,春水潺潺满路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