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其三)

多时不踏章台路。依旧东风芳草渡。

莺声唤起水边情,日影炙开花上雾。

谢娘不信佳期误。认得马嘶迎绣户。

今宵翠被不春寒,只恐香秾春又去。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翻译

许久未走章台路,春风依旧绿草渡。
黄莺鸣叫唤起水边思绪,阳光穿透花雾照耀。
谢娘不相信良缘错失,辨识马嘶迎接绣帘门。
今夜翠被温暖如春,唯恐花香浓郁春意消散。

注释

多时:长时间。
章台路:繁华街道。
依旧:依然。
东风:春风。
芳草渡:长满花草的渡口。
莺声:黄莺的叫声。
唤起:唤醒。
水边情:水边的思念之情。
日影:阳光。
炙:照射。
花上雾:花丛中的雾气。
谢娘:古代女子名,此处泛指美女。
佳期:美好的约会。
误:错过。
马嘶:马的嘶鸣声。
绣户:装饰华丽的门户。
翠被:绿色的锦被。
春寒:春夜的寒冷。
香秾:香气浓郁。
春又去:春天即将离去。

鉴赏

这首宋词《玉楼春·其三》是高观国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日怀人的画面。"多时不踏章台路"表达了主人公久未涉足繁华之地,可能暗示了与心上人分离的时间之长。"依旧东风芳草渡"则点出春天景色依旧,但人事已非,东风吹过,芳草丛生,渡口静寂,寓含着淡淡的离愁。

"莺声唤起水边情"通过莺鸣唤醒了诗人对水边旧时的回忆和情感,而"日影炙开花上雾"则形象地写出阳光穿透晨雾,照亮花朵的情景,烘托出明媚的春光,也暗含时光流转之意。

"谢娘不信佳期误"中的"谢娘"可能是女子的代称,表示她不相信美好的约会会错过,显示出她的期待和坚信。"认得马嘶迎绣户"描绘了想象中马嘶声响起,迎接心上人归来的情景,充满温馨与期盼。

最后两句"今宵翠被不春寒,只恐香秾春又去",写主人公期待今夜能共度温暖的春宵,唯恐这浓郁的春意转瞬即逝,流露出深深的惜春之情和对相聚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人物内心的情感波澜,展现了宋词婉约、含蓄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108)

高观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生卒年不详。生活于南宋中期,年代约与姜夔相近。与史达祖友善,常常相互唱和,词亦齐名,时称“高,史”。其成就虽不及史达祖,但也有值得重视之处。他善于创造名句警语,如“香心静,波心冷,琴心怨,客心惊”;“开遍西湖春意烂,算群花、正作江山梦”,都颇为后人传诵。从其作品中看不出有仕宦的痕迹,大约是一位以填词为业的吟社中人。为“南宋十杰”之一。有词集《竹屋痴语》

  • 字:宾王
  • 号:竹屋
  • 籍贯:山阴(今浙江绍兴)

相关古诗词

玉楼春(其一)拟宫词

几双海燕来金屋。春满离宫三十六。

春风剪草碧纤纤,春雨浥花红扑扑。

卫姬郑女腰如束。齐唱阳春新制曲。

曲终移宴起笙箫,花下晚寒生翠縠。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玉蝴蝶

唤起一襟凉思,未成晚雨,先做秋阴。

楚客悲残,谁解此意登临。

古台荒、断霞斜照,新梦黯、微月疏砧。总难禁。

尽将幽恨,分付孤斟。从今。

倦看青镜,既迟勋业,可负烟林。

断梗无凭,岁华摇落又惊心。

想莼汀、水云愁凝,闲蕙帐、猿鹤悲吟。信沈沈。

故园归计,休更侵寻。

形式: 词牌: 玉蝴蝶

生查子(其二)

芙蓉羞粉香,倚竹窥烟霁。

眼带楚波寒,骨艳春风醉。

谁传侧帽情,想解遗鞭意。

红叶可怜秋,不寄相思字。

形式: 词牌: 生查子

生查子(其四)木香

春笼云润香,露湿青蛟瘦。

偷学汉宫妆,舞彻霓裳后。

酥胸紫领巾,冰剪柔荑手。

有意入罗囊,不肯成春酒。

形式: 词牌: 生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