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弹琴伤指甲,盖席损髭须。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两个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弹琴时指甲的磨损和盖席时对髭须的损伤。通过这两个场景,诗人巧妙地传达了一种生活哲理——在追求某种兴趣或事物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不可避免的损耗或牺牲。这种以小见大的手法,使得诗句既具生活气息,又富含深意,引人思考在追求与放弃之间如何平衡。同时,诗中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日常琐事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对生活情趣的敏感捕捉,展现了宋代诗歌注重意境营造和情感表达的特点。
不详
自号木雁子。英宗治平及神宗熙宁间,曾往来西山,日酣饮。工诗,作诗成癖,半夜得句,辄搥门以告人。后卒于西山
南亩先曾集素霙,缤纷又拂岁峥嵘。
得无留滞青春色,况复蔽亏红日明。
司历不能分昼刻,勾芒何处待时行。
岂如直近农耕候,万耳听来甘雨声。
良辰今日正寒食,收拾宾槃宜再三。
落笔唱酬宜不倦,把花醒醉亦何惭。
客来常满眼无白,人道半痴心所甘。
幸是禁烟芳节在,接䍦倒载定能堪。
馀花茂草引醺酣,礼节休言爵止三。
芳岁现逢虽强笑,少年相对但多惭。
尚驱俗驾终何适,不辟愁门却未甘。
难把长绳系春日,若非觞斝更谁堪。
朱辂初闻建赤旗,绿杨犹啭旧黄鹂。
和风骀荡无三月,炎气凭陵又一时。
飘去馀香花衬屐,覆来浓荫叶成帷。
秋光只在前山里,不日凉襟却共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