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吕诚的《归来》描绘了一幅荒凉而深沉的画面,通过徒步归来的旅人所见所感,展现了社会变迁与人生无常的主题。
首句“徒步归来海上城”,开篇即以“徒步”二字点出归途之艰辛,加之“海上城”的背景设定,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孤寂辽阔的氛围。接着,“荆榛满路不堪行”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归途的艰难,荆棘丛生的道路让人难以行走,暗示了人生的坎坷与不易。
“问人倏忽更贫富,访友凄凉半死生”两句,通过旅人与人的对话,揭示了社会的动荡与人心的变迁。短短几句话,便勾勒出一幅贫富差距悬殊、世态炎凉的社会图景,以及友情在时代洪流中的脆弱与易逝。
“乌宝无神悲积帑,青松有泪对空茔”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乌宝(可能指乌木或黑色宝石)无神,象征着财富的虚无;青松有泪,是对逝去生命的哀悼。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物象,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生命消逝的感慨。
最后,“逆流一片门前水,犹对青山落日明”以静谧的自然景象收尾,门前的流水逆流而上,仿佛是旅人内心的挣扎与坚持;而“青山落日明”则给人以希望与宁静之感,暗示着即便在困境中,也有光明与美好存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生的起伏与社会的变迁,既有对现实的批判,也蕴含着对未来的希望,是一首深刻反映时代与人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