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皇甫汸所作的《赠茅丹徒》。诗中描绘了一位晋室皇畿的官员,即“晋室皇畿宰”,以其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的形象跃然纸上。诗中通过“鸣弦”、“饰吏子游文”等词句,展现了这位官员治理有方、教化百姓的风采。同时,“山色斋中入,潮声政里闻”则描绘了其办公环境的清幽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体现了其高雅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江干漂泊羽,犹得接鸾群”一句,以江边漂泊的羽毛比喻自己或友人的飘零之感,但仍然能与那些杰出的人物(“鸾群”)相交,表达了诗人虽处逆境,仍不减志气,渴望与贤者为伍的情怀。整首诗通过对这位晋室官员形象的刻画,以及诗人自身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