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步惠泉用石刻中韵

拂崖看古字,倚策仰前英。

雕章细细读,清思源源生。

文传岘山石,句敌渼陂行。

一字或华衮,五言有长城。

林蝉众作噪,下里羞混并。

坐令蕞尔国,宇内浑知名。

兹泉发地脉,有玉潜山庭。

神龙职何护,老蚌呈煌荧。

楚人力水耨,倚沼仍畦瀛。

觱沸昼复夜,输出无穷声。

演迤清汉接,旋折数日程。

膏润亘原陌,谷价年年平。

非才忝敷惠,下考乃为荣。

疲民未击壤,循吏难联横。

独行挹清泚,谁与论丹诚。

销忧赖季雅,遣兴烦客卿。

信美非吾土,千古仲宣情。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适所作的《独步惠泉用石刻中韵》。全诗以独步惠泉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历史文化的感慨。

首句“拂崖看古字”,诗人轻拂着岩石上的古文,仿佛在与历史对话,感受着时间的沉淀。接着“倚策仰前英”,策杖而立,仰望先贤的英灵,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之情。

“雕章细细读,清思源源生”两句,诗人仔细阅读着雕刻的文字,思绪如泉水般清澈而源源不断,体现了他对文字艺术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文传岘山石,句敌渼陂行”则将文字之美比作岘山石上的铭文和渼陂行的诗句,强调了文字的永恒价值和影响力。

“一字或华衮,五言有长城”进一步赞美了文字的力量,一个字如同华丽的袍服,五言诗则如坚固的城墙,保护着文化的精神。

“林蝉众作噪,下里羞混并”通过蝉鸣的对比,展现了高雅与低俗的区别,暗示了诗人对高尚品质的追求。

“坐令蕞尔国,宇内浑知名”表达了诗人对小国也能因文化而闻名天下的感慨,强调了文化的普遍性和影响力。

“兹泉发地脉,有玉潜山庭”描绘了泉水从地下涌出,如同玉石般珍贵,隐喻了文化的源头和价值。

“神龙职何护,老蚌呈煌荧”以神龙守护和老蚌发光比喻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充满了神秘和希望。

“楚人力水耨,倚沼仍畦瀛”描述了楚人辛勤耕作,不仅灌溉农田,还开辟了新的水域,象征着文化的不断扩展和创新。

“觱沸昼复夜,输出无穷声”形容泉水昼夜不息,发出的声音无穷无尽,象征着文化的持续发展和传播。

“演迤清汉接,旋折数日程”描绘了泉水蜿蜒流淌,连接着清澈的河流,象征着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膏润亘原陌,谷价年年平”比喻文化的滋润使得土地肥沃,粮食价格稳定,反映了文化对社会经济的积极影响。

“非才忝敷惠,下考乃为荣”表达了诗人虽非天才,但能参与文化的传播和教育,感到荣幸。

“疲民未击壤,循吏难联横”感叹于百姓生活艰辛,需要更多有道德的官员来治理,维护社会秩序。

“独行挹清泚,谁与论丹诚”表达了诗人独自品味文化的纯净,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分享真挚的情感。

“销忧赖季雅,遣兴烦客卿”借助季雅(季札)的故事,表达了诗人通过文化活动来排解忧愁,寻求客卿(宾客)的帮助。

“信美非吾土,千古仲宣情”最后,诗人感慨虽然这里风景优美,但并非他的故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文化传承的深切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文化、社会现象的描绘和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文化的热爱、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及对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

收录诗词(934)

洪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词人。初名造,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洪皓长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

  • 字:温伯
  • 籍贯: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
  • 生卒年:1117~1184

相关古诗词

杨元素题蒙泉诗云源有雌雄分碧白注谓南泉色白为雌因为之解嘲二绝句(其一)

小孤宁有匹,织女自无家。

浪比人间世,增添白玉瑕。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麻]韵

杨元素题蒙泉诗云源有雌雄分碧白注谓南泉色白为雌因为之解嘲二绝句(其二)

雄风波不动,雌霓影空垂。

欲洗蒙泉谤,须删蜀客诗。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曲水

杯去浑无勇退时,偶然遇坎亦安之。

不教坐有独醒客,便与投醪倒接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金莲

绿衣黄里水苍笄,朝暮凌波步武齐。

一种清高乐泉石,移根不肯污涂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