筼筜谷

池通一谷波溶溶,竹合两岸烟濛濛。

寻幽直去景渐野,宛尔不似在尘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翻译

小池塘通向山谷,水面波光粼粼。
竹林夹岸,烟雾朦胧。

注释

池:小池塘。
通:连接。
一谷:山谷。
波:水波。
溶溶:形容水波荡漾。
竹:竹林。
合:夹。
两岸:两旁。
烟:雾气。
濛濛:形容雾气弥漫。
寻幽:寻找幽静的地方。
直去:径直前行。
景:景色。
渐:逐渐。
野:野外,自然。
宛尔:仿佛。
不似:不像。
在尘中:在尘世之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宁静的山谷景象,通过对水波和竹烟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超然尘世的意境。"池通一谷波溶溶"表明水流在山谷间连绵不断,给人以清净之感;"竹合两岸烟濛濛"则是对竹林和其间弥漫的轻烟进行形象的描绘,增添了画面上的柔美与朦胧。

诗人的情感随着景物的描写而流露,"寻幽直去景渐野"显示出他对深邃自然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脱离尘世喧嚣的心境。最后一句"宛尔不似在尘中"则是诗人自我心境的总结,他感到自己仿佛已经超越了俗世的纷扰,达到了精神上的自由和解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绘,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他们追求一种超然物外的心灵寄托。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筼筜.赠竹

我昔初来见尔时,秃稍挛叶病缡褷。

遮根护笋今成立,好在清风十万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蒲氏别墅十咏(其一)方湖

风交蒲苇乱,烟断凫鹜飞。

日暮一笛起,扁舟垂钓归。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微]韵

蒲氏别墅十咏(其九)朝真堂

高台按虚境,飞驾罗太空。

小兆佩神虎,每来清夜中。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东]韵

蒲氏别墅十咏(其八)稻畦

决水转横渠,交塍画方罫。

秋风报秋熟,满顷吹罢亚。

形式: 五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