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展墓(其一)

三尺蓬科几树梅,梅根碧血总成苔。

春山雨露僧时到,画角昏黄鹤一来。

入梦有人迷北海,招魂无地哭西台。

鸱夷未化钱塘水,莫怪潮声夜夜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潘耒的《西泠展墓(其一)》,主要描绘了对故人的深切怀念和对生死的感慨。首句“三尺蓬科几树梅”,以梅树起兴,暗示墓地的凄凉与寂寞,三尺蓬草象征亡者的孤独。次句“梅根碧血总成苔”,通过梅根长满青苔,寓言逝者生命的痕迹已化为尘土,表达了对亡者的哀思。

第三句“春山雨露僧时到”,以春雨和僧人的来访,象征着亡者在另一个世界的安宁与超脱,但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亡者无法再相见的遗憾。第四句“画角昏黄鹤一来”,借黄昏时分的号角声和飞鹤,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表达对亡者的思念之情。

第五、六句“入梦有人迷北海,招魂无地哭西台”,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亡者的怀念,想象亡者在梦境中迷失,而自己却无法招回亡者的灵魂,只能在西台(可能指墓地)空自悲泣。最后两句“鸱夷未化钱塘水,莫怪潮声夜夜雷”,以鸱夷(古代的一种皮囊,此处比喻亡者的身体)未融入江水,暗示亡者之灵犹在,而潮声如雷,仿佛在夜晚诉说着无尽的哀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象征手法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故去亲人的深深怀念和对生死无常的感慨。

收录诗词(35)

潘耒(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西泠展墓(其二)

麦饭椒浆拜草间,相看应怪我苍颜。

休疑陆弟曾如洛,为报梁童已出关。

将母归来无旧业,藏书到处有名山。

《西征》赋就何人赏,焚向东风血泪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赠杜于皇

男儿无家复无国,六合飘然一孤客。

客行落落云出岑,其去无迹来无心。

山水佳处便淹泊,偶然相逢不可寻。

黄冈豪士世无偶,胸吞云梦者八九。

神鹰铩翮不能飞,丹霄碧海将安归?

三十年来泛江舸,大块无尘能著我。

商山须眉大泽裘,游戏人间无不可。

往年访友扬州城,州人喧呼看岁星。

如云冠盖趋门庭,先生酣眠醉不醒,醒来洗眼焦山青。

金焦如螺意不快,一叶翩然下江濑。

青丘方壶不可期,白龙赤鲤遥相待。

我亦汗漫之遐方,束发结交多老苍。

惟翁差池未识面,江云关树空相望。

锡山叶脱蠡湖朗,散步禅房见筇杖。

怪来避地已经年,笑我劳劳逐尘鞅。

昆明劫火方洞然,老鳌抃山波接天。

土偶桃人莫相笑,久客会有还山年。

先生无事但宴眠,大瓢满酌清泠泉。

君不见君家杜陵丧家者,茅屋秋风泪盈把,挥泪高歌《洗兵马》。

形式: 古风

赠钱饮光

蹀血生还万里天,土床树屋尚依然。

笺余《易象》研朱细,踏遍云山著屐便。

久矣泥涂书亥字,凄其衰白感丁年。

谁怜灵武麻鞋叟,老向空山拜杜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画松歌为梅瞿山作

画松不难与松似,贵得寒空磊落意。

一片梢云拂雪姿,巍峨迥与凡柯异。

梅君都官之后人,才华标格都绝尘。

善画尤工作松树,寸管貌出千龙鳞。

孤根直干势奇矫,烟涛漠漠开清晓。

直如白虹亘晴霄,怒如苍龙作鳞爪。

端如岩廊坐伟人,高如深林出遗老。

一气淋漓入化工,千寻错落舒怀抱。

毕宏韦偃不可追,粉本岂是人工为。

十年看松甫落笔,黄山万树为君师。

黄山之松信奇绝,太古以来无斩伐。

十步蟠拿九步折,行空偃地无罅缺,支撑岩崖碍日月。

嗟我不得掉臂行游于其间,尘沙日夕彫壮颜。

徒对慈仁两秃干,朝行婆娑暮忘还。

梅君何当访尔就茅屋。

抱琴醉枕松根宿,看君作画题诗老亦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