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隐庵

在昔避世贤,隐居岂自喜。

甘守西山饿,清洗颍阳耳。

一旦事高尚,万古激贪鄙。

孰谓乐山林,便可轻朝市。

窃笑效颦人,不知捧心美。

妄将凡庸姿,敢希明哲轨。

盗此嘉遁名,纷若干时子。

仕途指捷径,矫伪污青史。

圣朝扬仄陋,采录无遐迩。

不遗下体葑,况乃中乡芑。

多士生此时,贫且贱焉耻。

梦自傅岩来,猎从渭滨起。

隐君闻此风,翻然乌可已。

聊为知者道,庶达名庵旨。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鉴赏

这首诗《中隐庵》由宋代诗人赵德孺所作,通过对比隐居与入世的不同态度和价值取向,表达了对“中隐”这一生活方式的赞赏与向往。

首句“在昔避世贤,隐居岂自喜”,开篇即以古代避世的贤人为例,指出隐居并非出于个人喜好,而是出于对世俗的避让和对高洁品质的追求。接着,“甘守西山饿,清洗颍阳耳”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隐居者的坚韧与清廉,他们甘愿忍受物质上的匮乏,以保持心灵的纯净。

“一旦事高尚,万古激贪鄙”强调了高尚行为的力量,它能够激励后世,鞭挞那些贪婪卑鄙的行为。接下来,“孰谓乐山林,便可轻朝市”则提出疑问,隐居山林是否真的能轻易地忽视或远离世俗的尘嚣?

“窃笑效颦人,不知捧心美”讽刺了那些盲目模仿他人行为的人,他们并不理解真正的美好所在。紧接着,“妄将凡庸姿,敢希明哲轨”表达了对那些妄图模仿智者行为,却只是徒增笑柄的人的批评。

“盗此嘉遁名,纷若干时子”指出有些人为了追求名声,不惜伪造自己的身份或行为,这种行为是不道德的。最后,“仕途指捷径,矫伪污青史”批判了官场中的投机取巧和虚伪行为,这些行为玷污了历史的公正性。

“圣朝扬仄陋,采录无遐迩”表明在圣明的时代,即使是偏远之地的贤人都能得到应有的关注和认可。“不遗下体葑,况乃中乡芑”进一步强调了无论身处何地,只要具备美德,都能得到社会的认可。

“多士生此时,贫且贱焉耻”表达了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即使贫穷和地位低下也不应感到羞耻,因为才华和品德才是真正的财富。“梦自傅岩来,猎从渭滨起”引用古代典故,比喻人才的涌现如同傅岩之土、渭水之滨的猎物一样,自然涌现,不需刻意寻找。

“隐君闻此风,翻然乌可已”表达了隐居之人听到这样的时代风气后,内心产生了改变,不再满足于隐居的生活,可能想要参与社会事务,有所作为。“聊为知者道,庶达名庵旨”最后点明,诗人愿意为了解他思想的人讲述这一切,希望能够传达出“中隐”的真正意义和目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与入世的不同态度的对比,以及对“中隐”这一生活方式的探讨,表达了对高尚品质和真实自我的追求,同时也对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

收录诗词(2)

赵德孺(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宫词(其一)

正朝排仗谨天元,常服无令入禁阍。

十样冠裳五千袭,紫宸前殿对诸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宫词(其二)

大内相连辟迩英,每延禁从侍谈经。

君王克谨持盈戒,无逸新书易画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宫词(其三)

君王端的似唐虞,仁政天心若合符。

不独四方传瑞牒,灵芝甘露满皇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宫词(其四)

圣主词章尽典谟,宫嫔一一究诗书。

如今转觉西京陋,只说班家有婕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