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腊月三日在康山庙附近遭遇风雪阻隔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严酷与人的命运交织的景象。
首联“风滑不成雪,雨寒徒滞舟”以“滑”、“寒”二字生动地刻画出风雪交加、雨冷难行的恶劣天气,形象地表现了船在风雪中难以前行的状态,暗示了旅途的艰难和阻隔。
颔联“湖低山石长,天尽水烟浮”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凉与辽阔。湖面似乎因风雪而显得更低,山石在风雪中更显其长,天空尽头处,水汽弥漫,仿佛与天相接,营造了一种苍茫而又孤寂的氛围。
颈联“渔子身如叶,将军命赌侯”将视角转向了人物,通过对比渔夫和将军的命运,揭示了世间的不公与无常。渔夫如同飘零的落叶,生活艰辛;而将军的命运却如同赌博一般,充满了不确定性。这一对比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也引发了对人生际遇的深思。
尾联“报功存庙食,白骨谩成丘”则表达了对历史功绩的反思与对生命的感慨。庙食意味着祭祀,是对功臣的纪念与尊敬,但最终这些功绩是否真的能为后人所铭记?白骨成丘,象征着生命的消逝与时间的无情。这一联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生命价值的追问。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人物命运的描写,展现了元末明初社会动荡背景下人们生活的艰辛与无奈,以及对命运、历史和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