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云山矗行复低,纵横十八涧九溪。
何山不云此间好,入坞忽逢云所栖。
漫空绿雨竹千顷,入不辨出云俱迷。
钟声道客出兰若,步担一二逢阇黎。
莲池蜕迹此焉在,一草木意皆含西。
岚形龛抱定光见,鲐皮如腊山肩齐。
和南乍了嗒相对,师乎何语相提撕。
旃檀喷鼻和薝卜,伊蒲果腹甘饧饴。
斋馀寺后看岩涧,腰脚纵好须扶藜。
藓阶四漫泉㶁㶁,藤壁独袅烟凄凄。
回峰闪绿埋倒景,急瀑挂练飞长霓。
延缘复值径穷处,岭头尺五天抽梯。
飞空腾掷我无具,有不尽意输鼪鼷。
名山几处过如雾,眼膜欲刮无金篦。
今宵且可抱云宿,忍待日出穷攀跻。
不详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性公元和间,挂瓢偶来此。
爱此山气佳,无泉亦将徙。
道逢白须人,长跪乞留止。
朝见双于菟,乃是两童子。
盘旋忽不见,已有一泓水。
问水何方来,南岳几千里。
龙象一帖然,天人共欢喜。
至今呜弦声,淙淙碧岩里。
青蒲偃其旁,绿萝影其底。
但啜泉味佳,其人可知矣。
一弹幽涧音,再鼓松风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