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宪使江寺簿八首以座右公廉勤谨忠信和缓八字为韵(其四)

吾师孔子孙,云莫见乎隐。

所以尽性学,必于独也谨。

两间陟降异,一念堂奥近。

何但丹笔持,能使明克允。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的老师是孔子的后代,他的教诲深藏不露。
因此,为了完全理解天性,必须在独处时保持严谨的学习态度。
人世间的事物有升有降,而内心深处的思想却相近。
何止是用朱笔记录,更重要的是能清晰明白地领悟真理。

注释

吾师:我的老师。
孔子:孔子(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孙:后代。
云莫见乎隐:深藏不露,难以直接看到。
尽性:完全理解或发挥天性。
独:独处。
两间:人世间,指外部世界。
陟降:升降,比喻世事的起落。
堂奥:深奥之处,内心深处。
丹笔:朱笔,古代用于书写重要文件或经典。
使:让。
明克允:清晰明白,准确无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程公许所作,题为《寿宪使江寺簿八首》中的第四首。诗中,作者将对孔子后裔的敬仰与个人修养的追求相结合,强调了在独处时修身养性的必要性。"吾师孔子孙"表明了对儒家学说的尊崇,"云莫见乎隐"则暗示了真正的德行应在日常生活中默默体现,而非表面可见。

"所以尽性学,必于独也谨"进一步阐述了在独处时保持谨慎,才能深入理解和实践个人的本性与学问。"两间陟降异,一念堂奥近"通过对比内外世界的差异,强调内心的修炼对于接近真理的重要性。"何但丹笔持,能使明克允"表达了不仅要有公正无私的品格(丹笔持),更需内心清明,行事符合道义。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含了儒家的道德修养观念,提倡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独处和慎独来提升自我,达到内外兼修的境地。

收录诗词(811)

程公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寿宪使江寺簿八首以座右公廉勤谨忠信和缓八字为韵(其八)

缓有用有体,事须明眼看。

用欲行而宜,体则偏于缓。

射审固而发,斯理一以贯。

仁静寿可占,巧历那得算。

形式: 古风

寿宪使江寺簿八首以座右公廉勤谨忠信和缓八字为韵(其三)

咸池浴晓光,西汜俄夕曛。

流景宁我贳,用志可不勤。

王事念靡盬,圣恩期策勋。

岁晚须糗粮,及时力耕耘。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寿宪使江寺簿八首以座右公廉勤谨忠信和缓八字为韵(其二)

人心无底谷,贪求何自餍。

徇名膏火熬,徇财刀蜜甜。

受命独也正,取造物者廉。

孤竹有世守,范防无乃严。

形式: 古风 押[盐]韵

寿茶使三十韵

湖海裒英气,星凰瑞圣朝。

黄钟回暖律,紫毳下层霄。

平武登巍选,高才局下僚。

一朝翻渤海,万里羾扶摇。

迁次更州牧,澄清奉汉条。

帑藏参会计,阃寄竦嫖姚。

帝想重关阻,云连八水辽。

近知敌运尽,不复旧时骄。

遣送纡天宠,将输伏使轺。

艰难须力济,氛祲觉潜销。

还把天隅绣,来题驷马桥。

留良无复恨,撷秀自应饶。

倚重藩条布,尤先政理调。

根株探吏蠹,襦裤蔼民谣。

流地金钱溢,褰风锦幄飘。

异时司榷牧,永日但逍遥。

谁似躬行美,能知燕处超。

兵厨疏蚁味,讼牍列牛腰。

苦节同儒素,清风起俗嚣。

世途犹梗塞,士气况阴消。

竭泽无馀算,何时罢击刁。

定知虚宁久,可卜赐环招。

经世须材略,犹农力蓘穮。

牧时宜解瑟,渴治急闻韶。

豹尾催持橐,蝉冠合珥貂。

致身期丙魏,耐老并松乔。

笑我同沟断,惟公赏爨焦。

穷栖官署冷,阻侍燕居夭。

春信梅先觉,霜天柏后凋。

殷勤眉寿祝,持用报琼瑶。

形式: 排律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