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骤得疑倾峡,徐行若泛潮。
胡为隔田亩,而不度林椒。
爽气虽能及,馀波不可招。
不眠如有待,冲口漫成谣。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深夜出门时突然听到的自然现象,疑为流水或风声,但实际是雨至。诗人运用比喻,将雨声比作骤然倾泻的山峡之水和缓缓流动的潮汐,形象生动。他感叹为何雨要隔绝田野,而非直接穿越树林。雨水带来的清新气息虽然能感受到,但无法阻挡其势头。诗人因这突如其来的雨而难以入眠,思绪万千,情不自禁地随口吟唱出这首诗。整首诗富有动态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锐观察和细腻情感。
不详
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中宵还浏浏,乞晓更萧萧。
亟作溪头看,犹沾树杪飘。
田家比屋喜,沴气十分消。
我得扁舟去,江湖兴久摇。
昨日真聊尔,今宵颇快哉。
无嫌雨脚短,故喜旱头开。
一饱归天赐,群凶勿幸灾。
谁驱霹雳驾,更起阿香雷。
一雨向何落,众蝉空此鸣。
乍欣凉吹入,已复断霞横。
尚拟通宵听,何妨碍月明。
丰凶终有数,忧苦自相并。
去此林篁蔽,出兹溪谷深。
倍能明病眼,顿觉洗尘襟。
问隐平生志,依僧夙昔心。
危亭已无迹,断刻尚堪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