琪林晚眺

鸟道盘天外,谁攀太乙林。

云连金阙暗,花积玉坛深。

北渚空春草,衡阳正夕阴。

云中君未降,凄断凤箫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琪林晚眺》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幽静的山林晚景图。

首先,“鸟道盘天外,谁攀太乙林”两句,以“鸟道”起笔,巧妙地将读者引入一个高远而神秘的空间。这里的“太乙林”,既可理解为神话中的仙境,也可视为诗人内心深处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这两句通过“盘天外”的鸟道与“攀”字的运用,营造出一种既遥远又难以触及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超越现实的追求。

接着,“云连金阙暗,花积玉坛深”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神秘而幽深的氛围。金阙暗喻仙境或神圣之地,与云相连,暗示着这片山林与世隔绝,充满了未知与神秘。而“花积玉坛深”则描绘了一片繁花似锦、生机盎然的景象,与前文的“暗”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生命力。

“北渚空春草,衡阳正夕阴”两句,视角转向地面,描绘了山林中的另一番景象。北渚之上,春草空荡,似乎在诉说着季节的更替与生命的循环;而衡阳正处夕阳西下,一片昏暗,预示着夜晚的来临。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界的动态变化。

最后,“云中君未降,凄断凤箫音”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云中君,古代神话中的神灵,象征着超凡脱俗的力量。未降,意味着未能实现心中的愿望或理想。凤箫音,常用来形容美妙的音乐或仙乐,这里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这两句不仅深化了主题,也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

综上所述,《琪林晚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构建了一个既壮丽又幽深的山林晚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6717)

屈大均(明末清初)

成就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经历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 称谓:广东徐霞客
  • 字:翁山、介子
  • 号:莱圃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30—1696

相关古诗词

携晁四美人出雁门关送锡鬯至广武

不觉沙场白日寒,美人一路拥雕鞍。

欲教游子千觞尽,莫使明妃一曲残。

此夕襟怀开广武,明朝涕泪落桑乾。

琵琶若换青骢去,那得红颜生羽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寄剩禅师二首(其一)

黑水黄沙满塞天,穹庐深处一灯然。

三更望断罗浮月,十载吞残北海毡。

水月道场宜宴坐,山林心史好重编。

苏卿有节终归汉,只是须眉白可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寄剩禅师二首(其二)

江山战后不堪哀,甘露门当朔漠开。

铁骑千群迎锡坐,貂裘百匝献酥来。

玉关此日春风满,华表何年白鹤回。

西向燕山休怅望,夕阳方下赫连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送韩子之秦

怜君迢递去咸东,万古兴亡在眼中。

八水已吞秦旧塞,五云犹绕汉离宫。

貂衣夜拥终南雪,玉勒秋嘶太白风。

珍重寸心休漫许,间从草野识英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