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汴梁日已向暮,风雨大作,寓居城外草舍中,夜不寐

镇日涂泥绊客轺,雨昏城下觅团焦。

仆夫向火烟薰眼,蹇卫当寒水浸腰。

剩有苦吟羁独旦,不曾离梦涉中宵。

久留应悟西山晚,拟唱归来待鹤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抵达汴梁后,遭遇风雨,暂居城外草舍中的情景。全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内心的孤独。

首联“镇日涂泥绊客轺,雨昏城下觅团焦”,开篇即点明了旅途的艰难,雨天泥泞的道路让行旅变得异常困难,仿佛连城下的景象也因雨而变得模糊不清。这里通过“涂泥”和“雨昏”两个意象,生动地勾勒出了一幅风雨交加、道路泥泞的画面。

颔联“仆夫向火烟薰眼,蹇卫当寒水浸腰”,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仆人的生活状态。在寒冷的夜晚,仆人们围炉取暖,但烟雾缭绕,熏得眼睛难受;而蹇卫(可能指代的是某种交通工具或行进方式)则不得不在冰冷的水中浸泡,形象地表现了旅途的艰苦与不便。

颈联“剩有苦吟羁独旦,不曾离梦涉中宵”,转而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苦闷。即使在黎明时分,诗人仍在苦吟,难以入眠,似乎只有诗歌能陪伴他度过漫长的夜晚。这一联通过“苦吟”和“梦”这两个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渴望,以及在旅途中难以摆脱的孤独感。

尾联“久留应悟西山晚,拟唱归来待鹤招”,诗人似乎在思考长久滞留的意义,或许是在反思自己的处境与内心世界。他期待着有一天能够离开这风雨交加的旅途,回到温暖的家园,等待着某种象征性的召唤——“鹤招”,可能寓意着心灵的归宿或是理想的实现。这一联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艰辛、内心的孤独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收录诗词(1566)

曹家达(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柳四章用渔洋秋柳韵(其一)

别风淮雨瘁吟魂,倒绾春丝过孟门。

别恨暗销残月梦,新诗全化晓烟痕。

红桥回首经千里,青眼相逢又一村。

文杏车前含睇久,洛阳花事肯同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春柳四章用渔洋秋柳韵(其二)

东风吹过晓天霜,一片閒云照野塘。

秋水媚含青玉鉴,柔荑亲按镂金箱。

人来京兆思张敞,春到梁园忆孝王。

直恐芳姿易萧飒,也应垂念永丰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春柳四章用渔洋秋柳韵(其三)

软尘摇漾泛征衣,自别乡关百虑非。

子夜歌馀风味在,莫愁湖上旧情稀。

短亭去马和愁繫,细雨雏鸦不耐飞。

江上烟花真草草,伯劳燕子故相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春柳四章用渔洋秋柳韵(其四)

宛宛丰姿剧可怜,浅衔长带雨如烟。

江潭树色初摇浪,野渚萍花欲化绵。

镜里玉颜悲远道,衣篝金缕惜芳年。

如何一样依人态,不似秦淮水榭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