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八景(其四)江天暮雪

雁吹断字沙草黄,奇寒栗栗吹连樯。

蓑翁晚归绝空阔,雨花零乱春茫茫。

白天四垂楚山老,薄暮琼瑶失洲岛。

燎衣闭户且醉眠,谁肯扁舟访安道。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潇湘八景之一的“江天暮雪”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寒冷而静谧的冬日江景图。

首先,“雁吹断字沙草黄”,描绘了一群大雁在寒冷的空气中飞行,它们的叫声在辽阔的草原上回荡,仿佛在诉说着冬天的故事。这里的“断字”形象地表现了雁群飞行时的队形被风力所打断,形成一种动态的画面感。

接着,“奇寒栗栗吹连樯”,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寒冷,风吹过船帆,发出阵阵声响,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股寒气所笼罩。这里通过“连樯”(连接着的船帆)的描写,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蓑翁晚归绝空阔,雨花零乱春茫茫。”描述了一个穿着蓑衣的老渔翁在傍晚时分归来,他独自一人在广阔的江面上显得格外孤独。此时,天空中飘落的不是雪花,而是“雨花”,这在春天的背景下显得有些不协调,但又增添了几分诗意。这种反季节的描写,给读者带来了独特的审美体验。

“白天四垂楚山老,薄暮琼瑶失洲岛。”描述了白天时分,楚山(泛指南方的山脉)在四面环绕下显得古老而沉寂;到了傍晚,原本清晰可见的洲岛在雪花的覆盖下变得模糊不清,仿佛琼瑶(美玉)失去了原有的光彩。这样的描写,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变换之美,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

最后,“燎衣闭户且醉眠,谁肯扁舟访安道。”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与世隔绝、远离尘嚣的隐逸生活的追求。在这寒冷的夜晚,诗人选择燎衣(烤火取暖)、闭门独处,甚至在醉眠中寻求内心的平静。同时,也暗含了对能够理解并欣赏这份宁静之美的知音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

收录诗词(593)

周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四水潜夫、、华不注山人,南宋词人、文学家。祖籍济南,流寓吴兴(今浙江湖州)。宋德右间为义乌县(今年内属浙江)令。入元隐居不仕。自号四水潜夫。他的诗文都有成就,又能诗画音律,尤好藏弃校书,一生著述较丰。著有《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癸辛杂识》、《志雅堂要杂钞》等杂著数十种。其词远祖清真,近法姜夔,风格清雅秀润,与吴文英并称“二窗”,词集名《频洲渔笛谱》、《草窗词》

  • 字:公谨
  • 号:草窗
  • 籍贯:弁阳老
  • 生卒年:1232-1298

相关古诗词

潇湘八景(其五)洞庭秋月

西风始波木叶下,广乐谁张洞庭野。

玉光千顷浸明河,露泫珠房冷铅泻。

飞吟一剑风泠泠,桂香倒射鱼龙腥。

何人扁舟弄孤笛,尚疑鼓瑟闻湘灵。

形式: 古风

潇湘八景(其六)潇湘夜雨

蘋花夜黑水鸟鸣,桥危路滑无人行。

酸风萧瑟浪镗鞳,湿萤熠熠渔灯明。

飞蓬入苇响洲渚,暗忆西窗剪灯语。

书船稳系听秋声,倦客吟骚梦三楚。

形式: 古风

潇湘八景(其七)烟寺晚钟

半空兰若岚翠霏,千点万点林鸦归。

疏烟灭没冷幡影,沉沉绿树生春晖。

孤钟殷殷度残雾,响透松梢惨将暮。

山椒暝色失浮图,隔岸残僧尚呼渡。

形式: 古风

潇湘八景(其八)渔村晚照

潇湘二水波相连,鱼梁蟹舍西风前。

斜阳两岸山紫翠,村村网罟悬秋烟。

渔家钓水无徵税,日日得鱼供晚醉。

世尘不到一丝边,中有唐虞千古意。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