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路.咏隗嚣宫瓷杯

丸泥不闭函关路,神功煅来杯斝。

色映琉璃,声随哀玉,浅碧嫩黄交射。流霞欲化。

想西伯雍容,葡萄倾泻。

紫殿基平,何人收拾夜泉下。

千年又成废寺,早霜钟粥鼓,相伴清暇。

土啮花斑,鱼吹浪白,过眼兴亡难话。

谁堪并价,有铜雀荒台,尚留残瓦。

且尽深卮,任更阑烛灺。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鉴赏

这首《台城路·咏隗嚣宫瓷杯》由清代词人曹贞吉所作,通过对一件古代瓷器的描绘,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与文化韵味。

开篇“丸泥不闭函关路,神功煅来杯斝”以夸张的手法,将瓷器的制作过程比作神力,暗示其工艺之精湛,难以言喻。接着“色映琉璃,声随哀玉,浅碧嫩黄交射”,细腻地描绘了瓷器的颜色与音质,仿佛琉璃般透明,哀玉般清脆,色彩交织,引人入胜。

“流霞欲化。想西伯雍容,葡萄倾泻。”此处运用想象,将瓷器比作流动的彩霞,让人联想到西伯侯的雍容华贵,以及葡萄美酒的倾倒,营造出一种历史的辉煌与奢华。

“紫殿基平,何人收拾夜泉下。”转而描写宫殿的废弃,通过“收拾夜泉下”这一细节,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引发读者对往昔繁华的追忆。

“千年又成废寺,早霜钟粥鼓,相伴清暇。”进一步深化主题,将废弃的宫殿比作废寺,用“早霜钟粥鼓”描绘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强调了时间的无情与历史的沧桑。

“土啮花斑,鱼吹浪白,过眼兴亡难话。”通过自然界的侵蚀与变化,象征着历史的更迭与文化的消逝,表达了对过往辉煌不再的感慨。

“谁堪并价,有铜雀荒台,尚留残瓦。”将眼前的瓷器与历史中的铜雀台相提并论,强调了它们在历史长河中的独特地位,同时也暗示了它们都承载着各自时代的记忆。

最后,“且尽深卮,任更阑烛灺。”以饮酒结束,既是对眼前瓷器的赞美,也是对历史的缅怀,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怀念,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与憧憬。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邃的思考,不仅展现了瓷器的美学价值,更深刻地探讨了历史、文化与时间的关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收录诗词(244)

曹贞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升阶、迪清。曹申吉之兄。康熙三年进士,官至礼部郎中,以疾辞湖广学政,归里卒。嗜书,工诗文,与嘉善诗人曹尔堪并称为“南北二曹”,词尤有名,被誉为清初词坛上“最为大雅”的词家

  • 字:升六
  • 号:实庵
  • 籍贯:安丘县城东关(今属山东省)
  • 生卒年:1634~1698

相关古诗词

台城路.辽后洗妆楼

东楼春色天边落,来时白蘋风作。

凤辇曾留,瑶台乍起,妆点远山眉角。宫蝉绰约。

想欲动晨光,未垂帘箔。

炫转荧煌,明星一一带池阁。

兴亡几番过眼,听游人指说,斜照城脚。

窣堵波高,雨淋铃急,坏磴莓墙萧索。

惊飙振箨,是曲里琵琶,白翎哀雀。

只有长河,潺湲声似昨。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台城路.送分虎归长水

秋阴惨淡天如墨,城头角声初起。

野水长桥,炊烟小市,鱼尾断霞成绮。

羁愁未已,怕土锉荒凉,夜长难睡。

人影幢幢,一行清露晓风里。

分湖紫蟹正美,桃乡新稻熟,流匙香细。

白雁纵横,黄花烂漫,还忆离亭曲子。

行縢漫试,便脚底匡庐,不如归计。

霜冷吴枫,扁舟栖暗苇。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柳色黄.对雨和竹垞

柳絮为萍,梅子渐黄,天气如许。

溪云乍起遮山,酿做几丝微雨。

东西不定,摇曳淡雾轻烟,荷钱一一跳珠露。

庭树碧参差,荫青苔无数。平楚。

断塘遥指,如发秧针,绿迷南浦。

暗想空江,轧轧惟闻柔橹。

乱红无影,寂寞静掩疏篱,铜街湿糁香尘路。

倩斗帐高眠,小窗边听去。

形式: 词牌: 石州慢

拜星月慢.秋日雨后,饮宋子昭新泉亭,座上闻歌

撩乱苔钱,差池菱叶,白板桥边秋水。

点点浮沤,溜银塘珠碎。断云湿,拖逗余霞明灭。

晕作远山螺髻。薄暮樽开,正玉箫声起。

颤冰弦、百啭春莺脆。西风冷、月落朱门闭。

一朵两朵幽兰,共荷香迢递。汲新泉、乍试龙团味。

红灯小、不照愁人醉。

待归时、露满闲阶,有吟虫伴睡。

形式: 词牌: 拜星月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