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游山瓢具竹边安,石鼎松边瀹凤团。
更向梅边观鹤舞,好将模作画图看。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或文人在自然中寻找灵感和宁静的生活状态。开篇“游山瓢具竹边安”,诗人以轻松愉悦的心情漫步于竹林之旁,选取适宜的地方设置自己的居所,这里的“安”字传达出一种归属与平和的情怀。
接着,“石鼎松边瀹凤团”,诗人选择了一处岩石旁,松树环绕的地点,可能是一块巨大的石头或是山洞,环境清幽,远离尘嚣。这里的“瀹”字形容了水流的声响,而“凤团”则隐喻着诗人希望自己能像传说中的凤凰一样高洁而独立。
第三句,“更向梅边观鹤舞”,诗人的视线转移到梅花之旁,观赏到 鹤的优雅舞蹈。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贞和清高,而鹤则是长寿与纯洁的象征,这里通过对梅花和鹤舞的观赏,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向往。
最后一句,“好将模作画图看”,诗人希望能把这种美好的景致和情感永久保存下来,用绘画的形式记录这份心灵上的触动。这里的“好”字表达了诗人的喜爱与珍视,而“模作”则是说要以此为模本,创作出一幅描绘这一切的画卷。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位文人对于生活境界的追求和艺术创作的渴望。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简洁而不失韵味,体现了作者在自然与艺术之间寻找平衡与灵感的内心世界。
不详
十里荷花带月看,花和月色一般般。
祇应舞彻霓裳曲,宫女三千下广寒。
梢如鹿角月如眉,月到梢头分外宜。
梅得月来无限好,月和梅看越清奇。
栗里幽深自结庐,东篱采菊足清娱。
偶然触目南山好,相对沈吟一语无。
为渠模写未为难,只要稀疏不要繁。
雪月风烟俱属我,一时收拾付毫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