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梅吴编校寿宫之侧筑庵曰全归有诗十咏敬次之(其七)

游山瓢具竹边安,石鼎松边瀹凤团。

更向梅边观鹤舞,好将模作画图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翻译

在竹林边悠然游山,石鼎旁烹煮凤团茶。
再到梅花丛中赏鹤翩翩,真想把这美景描摹成画。

注释

游山:游览山水。
瓢具:携带的饮具。
竹边:竹林旁边。
安:悠闲。
石鼎:石头制成的煮水器。
松边:松树旁边。
瀹:烹煮。
凤团:一种名贵的茶。
梅边:梅花盛开的地方。
观鹤舞:观赏白鹤起舞。
模作:模仿绘制。
画图:画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或文人在自然中寻找灵感和宁静的生活状态。开篇“游山瓢具竹边安”,诗人以轻松愉悦的心情漫步于竹林之旁,选取适宜的地方设置自己的居所,这里的“安”字传达出一种归属与平和的情怀。

接着,“石鼎松边瀹凤团”,诗人选择了一处岩石旁,松树环绕的地点,可能是一块巨大的石头或是山洞,环境清幽,远离尘嚣。这里的“瀹”字形容了水流的声响,而“凤团”则隐喻着诗人希望自己能像传说中的凤凰一样高洁而独立。

第三句,“更向梅边观鹤舞”,诗人的视线转移到梅花之旁,观赏到 鹤的优雅舞蹈。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贞和清高,而鹤则是长寿与纯洁的象征,这里通过对梅花和鹤舞的观赏,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向往。

最后一句,“好将模作画图看”,诗人希望能把这种美好的景致和情感永久保存下来,用绘画的形式记录这份心灵上的触动。这里的“好”字表达了诗人的喜爱与珍视,而“模作”则是说要以此为模本,创作出一幅描绘这一切的画卷。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位文人对于生活境界的追求和艺术创作的渴望。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简洁而不失韵味,体现了作者在自然与艺术之间寻找平衡与灵感的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455)

杨公远(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月下看白莲

十里荷花带月看,花和月色一般般。

祇应舞彻霓裳曲,宫女三千下广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月梅

梢如鹿角月如眉,月到梢头分外宜。

梅得月来无限好,月和梅看越清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见山真意

栗里幽深自结庐,东篱采菊足清娱。

偶然触目南山好,相对沈吟一语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写梅

为渠模写未为难,只要稀疏不要繁。

雪月风烟俱属我,一时收拾付毫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