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社雨初散,江春已深,小园暝游,如有所忆

才一番雨过便闻蛙,池塘已春深。

记年时携酒,笑桃门巷,吹絮园林。

几条花边熟路,支蝶也慵寻。

人意如新绿,直恁阴阴。

蓦地余寒何处,觉连宵轻暖,准换罗衾。

待搓黄蛮柳,斜照万丝金。

想江南采茶天气,闹碧云十里踏歌音。

拚幽坐水苔帘阁,润到青琴。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雨后春天的清新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受。"才一番雨过便闻蛙",生动展现了雨后蛙鸣的生机盎然,"池塘已春深"则点明了季节的转换,春意盎然。词人回忆起过去与友人共游的美好时光,"携酒"、"笑桃门巷"、"吹絮园林",充满了欢乐与闲适。

"几条花边熟路,支蝶也慵寻",写出了花丛中蝴蝶慵懒地飞舞,更显出园中宁静与恬淡。诗人的心境如同新绿般清新,"人意如新绿,直恁阴阴",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期待。

"蓦地余寒何处,觉连宵轻暖,准换罗衾",暗示着春夜微凉转暖,暗示着季节的进一步变化。接下来,词人想象江南采茶的热闹场景,"闹碧云十里踏歌音",展现出一片繁忙而欢快的劳动景象。

最后,诗人独自在水苔帘阁中静坐,享受着春雨带来的滋润,"润到青琴",寓言心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景色,流露出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生活的深深热爱。

收录诗词(612)

易顺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字:实甫
  • 号:忏绮斋
  •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 生卒年:1858~1920

相关古诗词

风入松.小园桃李作花,澹红妍白,天然相亚,为赋此解

轻寒轻暖费天匀。调惜玉儿身。

画帘尽日飘丝雨,坐莺边有个愁人。

不月园林缟夜,无风门巷红春。凝思那处正湔裙。

欲见更何因。小唇秀靥今还在,奈东厢燕伤神。

管甚非花非雾,和他如梦如尘。

形式:

月华清.春街买鹦,与故禽无二,返魂香耶,再生缘耶

秋稻余香,春花复梦,小帘依旧深贮。

垂柳楼台,半护碧云归路。

怎隔年重认轻盈,浑未改檀唇绣羽。无语。

见画阑干外,东风吹絮。此例相沿应许。

那离恨天边,多少幽女。话到三生,命比雪娘都苦。

偏记得庭院依稀,算不枉玉箫分付同住。

垫一层黄月,一层红雨。

形式:

菩萨蛮

绿衫人在春阴院。闲坐冷如秋。略无花影到。

堆满一帘愁。

形式: 押[尤]韵

花非花.柳花

花非花,雪非雪。塞北逢,江南别。

垫平骢路夜疑霜,堆上鹦阑朝误月。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