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次西叔兄送南叔兄赴钤干见寄韵

中年怕踏长亭路。便自有、离愁苦。

一自送君趋幕府。

惺憁莺舌,呢喃燕觜,那解春无语。

三年山月移朝暮。独倚松风等闲度。

到得除书萦绊住。

却愁不似,当时皓月,长伴君来去。

形式: 词牌: 青玉案

翻译

到了中年,我害怕踏上长亭之路,因为那里充满了离别的痛苦。
自从你离开去往官署任职后,
莺儿的娇啼,燕子的呢喃,都无法传达春天的寂静无声。
三年时光如山月流转,我独自依靠松风度过每个日夜。
等到收到任命书,却被束缚在原地。
我担心这不再是当初明亮的皓月,能像以前那样陪伴你来去自如。

注释

中年:指人生的成熟阶段。
长亭路:古代送别之地。
趋幕府:前往官署任职。
惺憁:形容鸟儿清脆的叫声。
呢喃:形容燕子的轻声细语。
春无语:春天的寂静无声。
除书:古代任命官职的文书。
皓月:明亮的月亮。
长伴君来去:长久陪伴你。

鉴赏

这首宋词《青玉案·次西叔兄送南叔兄赴钤干见寄韵》是魏了翁所作,表达了中年人对离别的深深忧虑和对友人的牵挂。"中年怕踏长亭路"一句,以长亭作为离别的象征,透露出诗人对即将远行的南叔兄的担忧。"一自送君趋幕府",描绘了送别场景,暗示了友人即将投入公务,而"惺憁莺舌,呢喃燕觜,那解春无语"则借莺燕之鸣,寓言离别后的孤独与寂寞。

"三年山月移朝暮",三年时光在山月流转中悄然过去,诗人独自倚松风度过,流露出对友人深深的思念。"到得除书萦绊住"预示着友人仕途上的变化,可能被职务牵绊,而诗人担心这将使他们难以再像以前那样经常见面。最后三句"却愁不似,当时皓月,长伴君来去",诗人以皓月比喻对友人的深情祝愿,希望即使不能常伴,也能如明月一般,长久地照耀并陪伴友人的旅程。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寓意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深深挂念。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临江仙.同日李提型亦有词因次韵

脚踏西郊红世界,才知春意分明。

不须更说锦官城。春来游冶骑,得得为渠停。

停到花眠人且去,酒杯苦欲留行。

直须醉饮到参横。不因歌白雪,三日作狂酲。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再和四年前遂宁所赋韵

一点阳和浑在里,时来尔许芳妍。

春风吹上醉痕边。隽欢欺浅酌,清晤失佳眠。

聊把繁华开笑口,须臾雨送风般。

因花识得自家天。炯然长不夜,活处欲生烟。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叔母生日次韵许侍郎奕.临江仙为寿

春院绣帘垂,一天风月横陈。慈亲初度纪嘉名。

每从歌舞地,犹记杰魁人。

大句忽随乌鹊至,恍如前岁逢春。

只祈岁岁及兹辰。天风吹宝唾,华彩动文星。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范遂宁子长生日和所惠.词韵报之

千里楼高人与并,个中彻地通天。

秋风吹发半成宣。都将强岁月,空对旧山川。

养就人才端有意,公今三祖差肩。

偏轻偏重几番船。要公常把柂,容我老闲边。

形式: 词牌: 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