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和云西老人秋怀韵

暮天云,深夜雨。幽兴到何许。

风拍疏帘,灯影逗窗户。

自从暝宿河桥,露听江笛,久不记、旧游湘楚。

正无绪。可奈满目清商,萧萧五陵树。

斜掩屏山,肠断庾郎赋。

几回思绕蘋花,梦寻兰棹,怕惊起、故溪鸥鹭。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的词作《祝英台近·和云西老人秋怀韵》由邵亨贞所作,描绘了深秋夜晚的景象和词人的内心感受。词的开篇“暮天云,深夜雨”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傍晚阴沉的天空和夜幕降临时的细雨,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接下来,“幽兴到何许”表达了词人此时复杂的情绪,可能是对过去的回忆或是对未来的忧虑。“风拍疏帘,灯影逗窗户”通过细节描绘,写出了词人在风雨之夜独坐窗前,灯光摇曳的场景,显得孤独而寂寥。

“自从暝宿河桥,露听江笛”进一步深化了词人的孤寂情绪,暗示着离别和漂泊的经历。“久不记、旧游湘楚”流露出对往昔游历之地的怀念,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进入下片,“正无绪”直接表达了词人内心的纷乱与无望,接着“满目清商,萧萧五陵树”描绘了秋天的凄凉景色,五陵树的萧瑟更增添了词人的悲凉心境。词人“斜掩屏山”,沉浸在庾信的哀伤诗篇中,进一步渲染了哀愁。

最后,“几回思绕蘋花,梦寻兰棹”展现了词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但又担心这些梦境会惊扰到溪边的鸥鹭,反映出词人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和现实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寓情,情感深沉,展现了词人秋夜怀旧的思绪和对过去生活的深深眷恋。

收录诗词(168)

邵亨贞(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曾任松江训导。生当元、明之际,入明后生活近30年。终于儒官,足迹不出乡里。著有《野处集》4卷、《蚁术诗选》1卷、《蚁术词选》4卷

  • 字:□孺
  • 号:清溪
  • 籍贯:云间(今上海松江)
  • 生卒年:1309~1401

相关古诗词

红林檎近(其一)水村冬景,次钱素庵韵

云树风初劲,雾窗晴尚悭。

雁落野塘暝,鹤鸣水村寒。

重来寻梅径里,渐喜嫩萼堪看。向日院宇荒闲。

香冷旧铜盘。几格横素帙,屏壁淡烟峦。

弓腰冷袖,多情维忆前欢。

但温存羔酒,留连兽炭,暮江欲雪年又残。

形式: 词牌: 红林檎近

红林檎近(其二)冬雨晚晴,次谢士英韵

山晚牛羊下,野荒凫雁肥。

雨脚度江远,日光映林微。泥深何堪纵步。

倚杖谩立苔矶。望极浦口云归。寒气透征衣。

断冰随浪楫,斜竹偃风扉。

江空岁暮,村深人迹还稀。

待霜桥梅破,茅堂酒暖,放船速客延暮晖。

形式: 词牌: 红林檎近

春草碧.次韵素庵遣怀

更筹图子宣和谱。流落到如今、空怀古。

江南荒草寒烟,前代风流共谁语。

犹有赋骚人、迷湘浦。乌衣巷口,斜阳愔愔院宇。

玉树后庭花、谁能举。

五陵残梦依稀,回首天涯叹行旅。

马上杜鹃啼、愁如雨。

形式: 词牌: 番枪子

隔浦莲.水槛晚晴

冰纨光映素手。竹簟醒残酒。

满院梅风起,疏云薄、斜阳漏。兰棹归去后,诗人瘦。

梦绕潇湘柳。屡回首。开帘傍晚,烟中微见青岫。

沧浪远兴,为问白鹤知否。十里平湖纵望久。凉透。

江莲香度疏牖。

形式: 词牌: 隔浦莲近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