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聂仪部明妃曲(其四)

燕支山下几回春,坐使蛾眉误此身。

二八汉宫含笑入,一时红粉更无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和聂仪部明妃曲(其四)》中的第四首,通过对王昭君这一历史人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昭君命运的深切同情与感慨。

首句“燕支山下几回春”,以燕支山为背景,描绘了时间的流逝,暗示了昭君在远离故土的边塞之地度过了多个春天,岁月无情地在她身边流转。这里的“几回春”不仅指时间的更迭,也暗含了昭君内心情感的复杂变化。

次句“坐使蛾眉误此身”,直抒胸臆,揭示了昭君因美貌而被选入宫中,最终远嫁异域的命运悲剧。一个“误”字,既表达了对昭君命运的同情,也蕴含了对当时政治婚姻制度的批判。

第三句“二八汉宫含笑入”,描绘了昭君进入汉宫时的情景,虽然表面看似平静甚至带着一丝笑意,但背后隐藏的是她对未知命运的无奈与悲哀。这里通过对比昭君的美貌与内心的痛苦,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张力。

最后一句“一时红粉更无人”,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它不仅指昭君之后的红颜女子在宫廷中同样面临着相似的命运,更象征着女性在权力与政治面前的脆弱与无助。这句话以一种悲凉的语气,表达了对女性命运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王昭君这一历史人物的悲剧命运,同时也引发了对女性地位、命运以及历史选择的广泛思考。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重别魏使君(其一)

楚客褰帷不可留,阳春一曲更难酬。

并将别后萧条色,写向君家白雪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重别魏使君(其二)

谢客园林已十春,门前车马任红尘。

使君不为怜同调,何处蓬蒿得故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重别魏使君(其三)

君家明月楚江干,价动连城海色寒。

不是片心还得似,三年那借故人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重别魏使君(其四)

海郡争传下凤群,美人为政有如君。

翛然更逐襜帷去,西望兰台入五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