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捕鱼的生动画面,诗人乘坐轻舟,划动短桨,渔火映照下,明月高悬,如同巨蟹宫般明亮。他深入水中,寻找郭索(可能指某种水生动物)和蛇鳣(可能是鱼类),这些生物在古代文献中被称为败谷介虫,暗示其生活习性。
诗人借蟹之横行无忌,寓言自己不拘一格的志向,然而又敬畏雷公的威严,表达对自然法则的尊重。蟹的六足爬行,虽急躁却易失足,象征人生中的起伏不定。蟹螯虽小,却能佐酒,而空筐则暗示其劳作无多,与蚕丝的功绩相比显得微不足道。
诗人以张翰和贺循的典故,表达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他想象着品尝莼菜羹和鲈鱼脍的美味,认为这与眼前的捕蟹经历有所不同。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像玄真蟹舍或龟蒙那样,继续追求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方式,延续蟹的精神。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