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一百则(其七十二)

由基箭射猿,绕树何太直。

千个与万个,是谁曾中的。

相唤相呼归去来,曹溪路上休登陟。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重显所作的《颂一百则》第七十二首。诗中以古代神射手后羿射杀猿猴的典故为引子,描述了后羿箭矢直飞,穿透树林的情景。诗人接着提出疑问:即使有千万支箭,又有谁能够真正命中目标呢?这似乎寓言般地表达了对世间功名利禄的质疑,以及对无常世事的深刻洞察。

"由基箭射猿,绕树何太直",诗人借后羿之名,箭矢直指目标,暗示追求目标过于执着;"千个与万个,是谁曾中的",则进一步强调这种命中率极低,暗示人生成功不易,世间功业往往难以持久。

最后两句"相唤相呼归去来,曹溪路上休登陟",诗人劝告人们从追逐功名的疲惫中解脱出来,回归内心平静,暗示出对超脱世俗、寻求内在修行的向往,以及对曹溪禅修之路的推崇,即在曹溪(佛教圣地)的道路上,不必再攀登追求,应放下执着,回归自然和心灵的宁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宋代理学禅宗融合的特色,引导读者思考人生价值和追求的真谛。

收录诗词(408)

释重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一百则(其五十四)

野鸭子,知何许,马祖见来相共语。

话尽山云海月情,依前不会还飞去。

欲飞去,却把住道道。

形式: 偈颂

颂一百则(其五十七)

与君放出关中主,放箭之徒莫莽卤。

取个眼兮耳必聋,舍个耳兮目双瞽。

可怜一镞破三关,的的分明箭后路。

君不见玄沙有言兮,大丈夫先天为心祖。

形式: 偈颂

颂一百则(其二十六)

眼里尘沙耳里土,千峰万峰不肯住。

落花流水太茫茫,剔起眉毛何处去。

形式: 偈颂

颂一百则(其六十一)

拄杖子,吞乾坤,徒说桃花浪奔。

烧尾者不在拿云攫雾,曝鳃者何必丧胆忘魂。

拈了也,闻不闻,直须洒洒落落,休更纷纷纭纭。

七十二棒且轻恕,一百五十难放君。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