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雨二首(其一)

风雨复风雨,萧条只暗窗。

昏沈真似病,垒块未能降。

亦有到齐酒,其如隔楚江。

出门觇雨色,檐滴正淙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连绵阴雨中的心境与所见所感。首句“风雨复风雨”,直接点明了环境的恶劣,连续不断的风雨让人心情沉重。接着,“萧条只暗窗”一句,通过描写窗外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氛围,暗淡的窗户映衬出四周的萧瑟。

“昏沈真似病,垒块未能降。”这两句诗将个人的情感与外界的环境相融合,以身体不适来比喻内心的愁闷,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因长时间的阴雨而产生的压抑和疲惫感。“昏沈”不仅指视线模糊,也暗示了心情的沉郁;“垒块”则借用了古代文人常用的手法,形容心中的不快或忧愁难以排解。

“亦有到齐酒,其如隔楚江。”这里使用了“到齐酒”与“隔楚江”的对比,一方面表达了诗人想要借酒消愁的愿望,另一方面又无奈地意识到这种愿望难以实现,因为“隔楚江”意味着距离的遥远,象征着现实与理想的隔阂。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最后一句“出门觇雨色,檐滴正淙淙。”以行动结束全诗,诗人走出屋外,观察雨势,却发现雨声依旧,似乎并未因他的期待而有所改变。这既是对自然现象的客观描述,也是对内心情感的一种隐喻,暗示了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的愁绪依然难以平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在苦雨中复杂的情绪体验,以及对生活困境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251)

袁宗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 字:伯修
  • 籍贯:荆州府公安
  • 生卒年:1560—1600

相关古诗词

苦雨二首(其二)

今春多骤雨,委巷绝经过。

跬步若为去,愁心当奈何。

岁年防桂玉,卑湿畏江河。

居食都无计,年来忧更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食鱼笋

竹笋真如土,江鱼不论钱。

百年容我饱,万事让人先。

交态归方识,冰心老自坚。

雨窗攲绿树,宜醉更宜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寄无念(其一)

飞锡今初返,经年半在吴。

已无寿者相,不厌少年俱。

岁月看山尽,云霞见海隅。

东南名下士,一一过逢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寄无念(其二)

最苦天涯去,玄言稀赏音。

相逢谈果报,同事见悲心。

枯峭人难合,清羸病易侵。

空谈有长者,相对好开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