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秋江图

长江秋色渺无边,鸿雁来时水拍天。

七十二湾明月夜,荻花枫叶覆渔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长江的壮丽景色,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的交融。首句“长江秋色渺无边”,开篇即以“秋色”点明季节,用“渺无边”三个字,既描绘出长江的辽阔,又暗示了秋天特有的空旷与深远,营造了一种开阔而深邃的意境。

接着,“鸿雁来时水拍天”一句,通过鸿雁南飞这一自然现象,巧妙地将时间与空间的转换融入画面之中。鸿雁在空中飞翔,其身影与波光粼粼的江面相映成趣,仿佛是天空与大地的交响乐章,生动地展现了秋季长江的独特风貌。

“七十二湾明月夜”则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态美。长江蜿蜒曲折,月光洒落其上,形成一幅流动的画卷。这里的“七十二湾”不仅指出了长江的地理特征,也寓意着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循环,赋予了画面以时间和空间的双重维度。

最后,“荻花枫叶覆渔船”一句,将画面的焦点收束于渔船之上。荻花与枫叶作为秋季的典型意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色彩层次,更象征着渔人生活的艰辛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渔船在荻花与枫叶的覆盖下,显得格外宁静与祥和,传递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长江秋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哲理的独到见解。它不仅是一幅视觉上的艺术画卷,更是诗人情感与思考的寄托,体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对于自然与人生关系的深刻体悟。

收录诗词(296)

倪瓒(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画家、诗人。初名珽,后字元镇,、荆蛮民、幻霞子等。家富,博学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门。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尽家财,浪迹太湖一带。擅画山水、墨竹,师法董源,受赵孟頫影响。早年画风清润,晚年变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旷逸,笔简意远,惜墨如金。以侧锋干笔作皴,名为“折带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数笔,逸气横生。书法从隶入,有晋人风度,亦擅诗文。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存世作品有《渔庄秋霁图》《六君子图》《容膝斋图》等。著有《清閟阁集》

  • 字:泰宇
  • 号:云林子
  • 籍贯:江苏无锡
  • 生卒年:1301~1374

相关古诗词

偶成

紫燕低飞不动尘,黄鹂娇小未胜春。

东风绿遍门前草,暮雨寒烟愁杀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素衣诗素衣内自省也督输官租羁絷忧愤思弃田庐敛裳宵遁焉

素衣涅兮,在彼公庭。载伤迨隘,中心怔营。

彼苛者虎,胡恤尔氓。视氓如豵,宁辟尤诟。

礼以自持,省焉内疚。虽曰先业,念毋荡失。

守而不迁,致此幽郁。身辱亲殆,孝违义屈。

蔚蔚荒涂,行迈靡通。雍雍鸣凤,世莫之逢。

夕风凄薄,曷其有旦。吁嗟民生,实罹百患。

先师遗训,岂或敢忘。箪瓢称贤,乐道无殃。

予独何为,悽其悲伤。空谷有芝,窈窕且廓。

爰宅希静,菽水和乐。载弋载钓,我心不怍。

安以致养,寤寐忘忧。修我初服,息焉优游。

形式: 四言诗

送甘允从北上

翔鸿纵高姿,流水去不息。

枉道别友生,扬舲望京国。

婉娈前途憩,萧条馀景匿。

神京衣冠会,左右金阳宅。

驱马流星繁,垂轩春雾集。

嘉子玉质朗,早通金闺籍。

行逢明主顾,入补词臣职。

束带向晨趋,陪宴终日昃。

芳年易为晓,所愿崇令德。

英英白云飞,渺渺青山隔。

秋风应节起,万里思亲客。

迟子返旧居,衔杯数相觌。

形式: 古风

答徐良夫

云卧雨声集,庭树飒以秋。

身同孤飞鹤,心若不系舟。燕俎登松菌,匏尊?涧流。

兰芳日彫悴,吾生行归休。

不作蝼蚁梦,游神凤麟洲。

青山澹相对,白发忽满头。

仙去行冉冉,风鸣竹修修。

谅哉《伐木》诗,鸟嘤尚相求。

居吴二十载,未及兹山游。

君才如鲍谢,摛词亦云优。

欢然敬爱客,能不为尔留。

桑土夙所彻,户牖何绸缪。

地无车马尘,路转岩穴幽。

既晴引飞屩,回望林间楼。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