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心如画笔,到处写江山。

形式: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以“寸心如画笔,到处写江山”为开篇,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与广阔的自然景象联系起来。诗人以“寸心”比喻自己的内心世界,将其比作画笔,暗示了内心情感的丰富与细腻。通过“到处写江山”,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与描绘,仿佛每一处风景都承载着他的情感与思考。

这种表达方式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追求,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墨客普遍具有的“以物观我,以我观物”的审美情趣。他们常常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山水之间,通过描绘自然来抒发内心世界的变化与感悟。这样的创作手法,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也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整首诗简洁而富有哲理,通过“寸心”与“江山”的对比,表达了个体与自然之间的深刻联系,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心灵慰藉的主题。这种艺术手法不仅体现了宋代文学的美学追求,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

段高(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程给事知越州

垂髫骑竹戏江滨,束发区区走路尘。

忆别稽山无去梦,乐闻鉴水欲归人。

棹歌停楫千诗送,帆影乘风百尺伸。

行矣东南寄滋重,越民远尔待颁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灵岩

松门十里苍山曲,宫殿参差倚岩腹。

盘盘一径入云中,又登绝顶最高峰。

石壁苍然起秋色,远溪深处时闻钟。

磴道崎危达岩下,几派清泉在涧泻。

月色朦胧出远山,忽惊星斗在檐前。

倦客游来不知返,清光皎皎严霜寒。

一出禅林复回顾,白云已满山头路。

形式: 古风

题楼观南楼

纷纷尘事日婴怀,一见南山眼暂开。

好是晚云收拾尽,半天苍翠望中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伏睹适公诗赞观世音菩萨果应所恳具述于前拱不揆浅拙谨吟一章同赞圣德

菩萨慈悲行愿深,遍游沙界拯枯沉。

众生得度随形化,说法开迷震梵音。

眉现毫光同率土,手持杨柳摄群心。

我今稽首虔诚礼,愿赐慈光与照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