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送仪部杨君谦致仕归东吴

朔风吹华发,驱车出都门。

雪消原野润,爽肃无尘昏。

行行望吴会,白云依远村。

俯怜丘壑姿,仰衔海岳恩。

身完道乃立,志适理斯存。

达人会有见,耿耿胡具论。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归隐东吴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友人归隐生活的向往。首句“朔风吹华发,驱车出都门”以凛冽的北风和满头白发的主人公形象开篇,暗示了离别的哀愁与岁月的流逝。接着,“雪消原野润,爽肃无尘昏”描绘了一幅雪后初晴、空气清新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纯净。

“行行望吴会,白云依远村”中,“行行”二字表达了送别者渐行渐远的场景,而“白云依远村”则以白云衬托出归隐者的宁静生活,预示着友人将远离尘嚣,享受田园之乐。接下来的“俯怜丘壑姿,仰衔海岳恩”两句,通过“俯”与“仰”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敬畏与感激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归隐后能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祝愿。

“身完道乃立,志适理斯存”则是对归隐生活的哲学思考,强调了身体与心灵的完整与和谐,以及顺应自然规律的生活态度。最后,“达人会有见,耿耿胡具论”表达了对友人归隐后能够洞察人生真谛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归隐决定的理解与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送别与归隐的主题,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传达了对自然与生活的美好追求。

收录诗词(28)

李堂(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南行歌

劝君莫唱南行歌,幽夕闻歌更呜咽。

潞河锦䌫指天津,载满鱼盐沽海竭。

田亩樵苏屋宇薪,千里帆樯宫府列。

所司贡献立程规,器皿厨珍惩莽裂。

触禁愆期条例新,入金赎罪可即雪。

乘时行令玩物华,弋猎遨嬉忘岁月。

守卫鞕驱抚按趋,齐鲁淮阳势如爇。

长江天堑布龙舟,平履金山登巀嵲。

瓜步千官戎服鲜,驾近留都咸伏谒。

六军万骑塞闾阎,随处观风矜琐屑。

剧戏抢攘法从先,入城百技喧旧阙。

宣传苗狩起钟山,麋鹿潜踪鸟避节。

龙江彩绮斗划船,角撼金钲鼓挝羯。

网罟星罗玄武湖,浪说吞舟鱼可截。

甲胄跻攀牛首游,士马舆尸触炎热。

长干兵器动哀鸣,晋石讹言自消灭。

皇朝景命比天齐,杞国何须泪垂血。

翠华归驭忽倦勤,导俑群奸膏斧钺。

山陵北拱眼成枯,贞白臣心何处揭。

形式: 古风

题家藏堇山庄小景图歌

四明四面山列屏,佛头螺髻咸献形。

直与扶桑接天尽,远妆近抹千里青。

堇山居士眼何小,甘倚一拳藏拙老。

赤堇原分乌喙名,岂不惭芝愧瑶草。

拙翁闻笑但低头,腐朽未许污冈丘。

秦汉因兹起封邑,敢与岩壑论春秋。

适然先世遗薄田,结屋可望山之颠。

课农乘兴即长往,安流五里归放船。

半生京宦淹南北,曾假丹青寓心目。

赐还骸骨又几年,今日山庄悬此幅。

看来不辨山与图,晴峰润墨争模糊。

溪籁松簧送繁奏,此身如在冰玉壶。

烹鲜开酿香满屋,醉眼呈书信口读。

心期粒饱秋日黄,更愿桑垂春雨绿。

庄前晓霁岚雾消,堇山桥去不断桥。

直向天童跻太白,东寻玉几攀金鳌。

沙溪庵吊深宁墓,史相大坟僧闯户。

采得灵峰方竹筇,赵陵几冢榛迷路。

探奇欲再力不胜,阖门坐听山鸟鸣。

欲示儿童假图景,回江远溯溟渤清。

形式: 古风

武基道中

野馆夹通津,看花驻马频。

暖风回宿麦,甘雨及残春。

雀乳群相咏,莺雏语未真。

亦知归路晚,诗景苦留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堇山庄杂咏(其一)

懒步出柴扉,心情与世违。

偶逢樵父语,渐觉故人稀。

窗启流萤乱,梁空乳燕归。

游仙空有梦,骸骨本来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