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镜

朝来一览镜,抱负颇峥嵘。

貌古烟霞气,诗新金玉声。

郊坰常哭鬼,风雨自鸡鸣。

所喜不靴笠,巍冠敝屣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览镜》是宋代诗人郑思肖的佳作。诗中以“览镜”为题,通过镜子映照出的景象,寓含了诗人对自我形象、内心世界以及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首句“朝来一览镜,抱负颇峥嵘”,开篇即以清晨观镜起笔,反映了诗人对自我抱负的审视与期待。“抱负颇峥嵘”四字,既描绘了镜子中映现的雄伟形象,也暗喻了诗人内心深处的远大志向和不凡抱负。

接着,“貌古烟霞气,诗新金玉声”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诗人形象的刻画。诗人以“古貌”象征其深沉内敛的气质,以“烟霞气”比喻其超脱尘世的风骨;同时,以“新诗”展现其创作的活力,以“金玉声”形容其作品的高雅与珍贵。这两句不仅赞美了诗人的外在形象与内在才华,也体现了诗人对艺术追求的执着与卓越。

“郊坰常哭鬼,风雨自鸡鸣”则转向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与感慨。诗人以“郊坰常哭鬼”描绘了荒凉之地的凄凉景象,暗含对社会不公、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风雨自鸡鸣”则以自然界的风雨与鸡鸣,象征着社会动荡与不稳定的现状,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与无奈。

最后,“所喜不靴笠,巍冠敝屣行”两句,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独立人格的向往。诗人似乎在说:“我所喜悦的,不是那些束缚自由的靴子与斗笠,而是那顶巍峨的帽子与破旧的鞋子,它们代表了我追求的自由与真实。”这不仅是对个人生活态度的表达,也是对当时社会约束与压制的一种反抗。

整体而言,这首《览镜》诗通过对镜子的观察与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我、社会乃至宇宙的深刻洞察与独特见解,语言精炼,情感丰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403)

郑思肖(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画家。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 字:忆翁
  •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 生卒年:1241~1318

相关古诗词

独游

吾非好独游,无与吾同者。

不行众所行,所以惊天下。

逆哉一世人,昔辩而今哑。

吻涎流腥膻,变尾面不赭。

若曰汝为人,宁不识取舍。

止止勿多言,清风生四野。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十砺

屏气处逆阱,衡虑画奇谋。

指日誓血语,高空开青愁。

决志揭大法,一洗天地羞。

永使臣子辈,耻列伪逆俦。

美俗薰古德,至治昭皇猷。

一统万万世,海宇咸蒙休。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一刻积一日,因循忽七年。

孰云天道迩,不鉴下民冤。

海陆频征战,城池尽变迁。

吾君幸何地,数祷紫微垣。

形式: 五言律诗

十一砺四首(其一)

钱塘帝王都,宫阙高崔嵬。

盛治蔼无外,鼓舞如春台。

咸淳圣人去,山崩龙虎摧。

弹指变晦冥,铁围生劫灰。

丈夫吐一语,霍落飞风雷。

直排四海水,并走天外来。

手濯天地壳,永劫绝纤埃。

唤醒群盲儿,欢喜双眼开。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