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天使馆

元统三年颁正朔,诏书远到极南开。

使旌入馆青云动,仙盖临江白日回。

谕蜀岂劳司马檄,朝周终见越裳来。

还家耆旧应相问,文化如今遍九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傅若金的《题天使馆》诗,以宏大的视角和深沉的笔触,描绘了元统一国后,诏书远播至极南之地,彰显了国家的强大与文化的普世价值。

首联“元统三年颁正朔,诏书远到极南开”,开篇即点明时间与事件,元统三年,朝廷颁布历法,诏书如同春风般吹拂至遥远的南方,展现了国家对边疆地区的关注与治理,也预示着国家版图的广阔与统一的决心。

颔联“使旌入馆青云动,仙盖临江白日回”,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使者进入馆舍时,仿佛青云为之震动,仙人驾临江面,使得白日倒转的情景。这一联不仅渲染了使者到来的庄重与神秘,也暗喻了国家权威的威严与神圣,以及对远方文明的尊重与接纳。

颈联“谕蜀岂劳司马檄,朝周终见越裳来”,巧妙地运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蜀地及越裳之地的和平交往与文化认同。司马檄,指古代用于征召或传达命令的文书;朝周,借指归顺或臣服。这里以“岂劳”和“终见”形成对比,既肯定了蜀地的主动归附,又强调了越裳之地的最终到来,体现了国家政策的宽广与包容。

尾联“还家耆旧应相问,文化如今遍九垓”,收束全诗,展望未来。诗人想象着使者返回家乡时,老一辈人们会询问此次出使的经过与所见所闻,而他则自豪地告诉他们,文化如今已经遍及天下的每一个角落。这一联不仅表达了对文化传播的自信,也寄托了对国家统一与文化繁荣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自然景象和文化交融的描绘,展现了元代国家的强盛与文化的普世价值,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国家统一、文化传承与和平外交的深切期待。

收录诗词(300)

傅若金(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汝砺。少贫,学徒编席,受业范椁之门,游食百家,发愤读书,刻苦自学。后以布衣至京师,数日之间,词章传诵。虞集、揭傒斯称赏,以异才荐于朝廷。元顺帝三年(1335),奉命以参佐出使安南(今越南),当时情况复杂,若金应付自如,任务完成出色。安南馆宾以姬,若金却之去,并赋诗以言节操。欧阳玄赞其“以能诗名中国,以能使名远夷”。归后任广州路学教授,年四十而卒

  • 籍贯:元代新喻官塘(今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塘里村)
  • 生卒年:1303—1342

相关古诗词

却侍姬

夜宿安南天使馆,主人供帐烂相辉。

宝香烬起风过席,银烛花偏月照帏。

王母谩劳青鸟至,文箫先放綵鸾归。

书生自是心如铁,莫遣行云乱湿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崇仁峡

扁舟夜宿鱼龙窟,久客长怀虎豹关。

岁暮思家成白发,天涯持酒得青山。

张骞浪喜蒲萄入,马援终嫌薏苡还。

天子只今多遣使,将军何日遂平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桂林喜吕仲实佥宪至

正月交州奉使归,忽闻鞍马发王畿。

岭南瘴雨开铜柱,江上春云逐绣衣。

草热虫蛇常并出,树深豺虎近皆肥。

明朝按节劳咨访,边郡于今未解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过故妻墓

湘皋烟草绿纷纷,洒泪东风忆细君。

每恨姮娥工入月,虚疑神女解为云。

花阴午坐閒金剪,竹里春愁冷翠裙。

留得旧时残绣在,伤心不忍读回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