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方山

目睹山中胜,神游物外天。

一尘飞不到,千嶂迥相连。

磴道盘危壁,禅宫近瀑泉。

马嘶红树里,人度白云边。

洞穴龙吟水,香台鹤舞烟。

竹深才辨路,松偃不知年。

阆苑飙难驭,沧溟石可鞭。

经过暂成趣,何必问神仙。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方山的游览体验,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美景与内心感受的交融。首联“目睹山中胜,神游物外天”开篇即点明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直接感受与心灵的超脱,仿佛置身于世外仙境。颔联“一尘飞不到,千嶂迥相连”则以静谧之景衬托出山的高远与连绵不绝,表现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之美。

颈联“磴道盘危壁,禅宫近瀑泉”转而描写登山之路的险峻与寺庙的清幽,瀑布的声响与禅院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尾联“马嘶红树里,人度白云边”通过动物与人的活动,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生机与自由,马儿在红树间嘶鸣,人们穿行于云雾缭绕的山间,一幅生动的山林生活画卷跃然纸上。

后半部分“洞穴龙吟水,香台鹤舞烟”则将视线转向更为神秘的自然景观,洞穴中传来龙的低吟,香炉上飘起鹤的舞蹈,烟雾缭绕,更添了几分仙气。接着“竹深才辨路,松偃不知年”描述了竹林的深邃与松树的古老,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永恒。

最后,“阆苑飙难驭,沧溟石可鞭”运用夸张手法,将仙境与大海的广阔与深邃与难以驾驭的自然力量相联系,表达了对大自然无尽魅力的赞叹。全诗以“经过暂成趣,何必问神仙”结尾,既是对眼前美景的赞美,也是对人生短暂、自然永恒的感慨,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方山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意义的哲学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28)

张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正统四年进士。未几,以疾还里,从学者甚众。景泰间授南京刑部主事,官至浙江提学副使。读书数行俱下,为文立就。既仕犹苦学,读《汉书》三十遍。有《筱庵集》

  • 字:节之
  • 籍贯:苏州府昆山
  • 生卒年:1412—1464

相关古诗词

泰山绝顶作

俯视群山小,方知岱岳尊。

峰高碍星斗,势远压乾坤。

叠嶂纷开阖,浮岚互吐吞。

彤霞横御帐,碧落近天门。

绝壁唐铭在,穹碑汉刻昏。

石屏当道拥,雷瀑下云翻。

禋祀时方启,明堂迹尚存。

登封七十二,我欲问轩辕。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过贾谊宅

少年流落到湘濆,当世何人更惜君。

身类楚囚非达者,书陈汉室但遗文。

空林落叶分秋霭,废井寒芜映夕曛。

欲吊忠魂无觅处,岭猿回首不堪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南山清隐为宣城湛铨作

遁迹甘从鹿豕群,南山深处隔嚣氛。

屋前流水连青嶂,阶下寒松护白云。

栗里自篘元亮酒,草堂宁辱稚圭文。

纷纷车马尘中客,高节能无愧隐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早朝

白玉栏干近绮疏,绛罗宫烛映金铺。

仙韶未作班初定,试听鸡人第一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