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野迥山空风撼铎,孤坟寂寂春光薄。
谁问布袋事有无,水自东流日西落。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凄清的画面。"野迥山空风撼铎"写出了野外广阔,山峦空旷,只有风吹过寺庙的铃铛(铎),声音在空寂中回荡,营造出一种孤独与宁静的氛围。"孤坟寂寂春光薄"则转而聚焦到一座孤独的坟墓,春天的阳光微弱而稀疏,更显出坟地的荒凉和哀伤。
后两句"谁问布袋事有无,水自东流日西落"寓言般地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自然的规律。"布袋事有无"可能象征着世事的纷扰或人生的得失,无人关心或追究;而"水自东流日西落"则比喻时间的流逝,无论人事如何变化,水依旧东流,太阳依然西沉,暗示了世间万物的永恒循环和生命的短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自然景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自然法则的深沉感慨。陈著作为宋代诗人,其作品常常蕴含哲理,此诗也不例外。
不详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妻孥恩爱深,生死同一窗。
胡然成别离,使汝悲涕双。
人世能几何,明灭风镫幢。
有家尚堪活,奚岂□他乡。
安得归来舟,顺风自南江。
如今事如许,我得强痴顽。
避世贫为福,信天忙亦閒。
乾坤孤注外,风月两颦閒。
剩有游山记,从他野笔删。
可人忽相访,恰恰应镫花。
古话达时样,霜毛感岁华。
雨中书枕榻,山下菜羹家。
一笑君听取,归期待白鸦。
世变不常有阴晴,吾道由来自坦平。
安得天资白受采,要凭学力浊为清。
三日刮目迎吕逊,一月坐春盍孔程。
便须从今加鞭去,庶免辕越辙幽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