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友人乡居生活的向往与赞美。首句“天书未召沧浪客”,以“天书”暗喻朝廷的召唤,表达了诗人虽有才华却无意仕途,更倾向于隐逸生活的态度。“且筑沧浪旧隐居”则直接点明了友人所处之地为隐居之所,进一步强调了其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生活状态。
接下来,“荻渚潮回幽地窄,竹檐云卧小窗虚”两句,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友人居住环境的清幽与简朴。荻渚(芦苇洲)随着潮水的涨落而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竹檐下,云朵仿佛在小窗上休息,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氛围。
“溪人采绿春相问,沙鸟忘机日与俱”则通过溪边人的活动和沙鸟的行为,进一步渲染了和谐共生的乡村生活景象。人们在春天里采集绿色植物,与自然界的生灵和谐共处,没有争斗,只有相互间的理解和尊重。
最后,“见说西邻犹可卜,欲来撑酒看芙渠”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生活的羡慕之情以及想要亲自体验这种生活的愿望。他听说友人的邻居也适合居住,表达了自己想要前来探访,与友人共享美酒,一同欣赏荷花的心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情感抒发,展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隐逸生活的独特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