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天平山作

来游不倚筇,踏踏天平路。

峰矗万云立,壑虚众风赴。

攀萝陟其巅,螺翠盈四顾。

下有小范茔,慷慨发高慕。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明末清初时期登临天平山的壮丽景象与内心感受。首句“来游不倚筇”表达了作者独自登山,不需借助筇杖,展现了他自由自在、无所畏惧的登山心境。接着,“踏踏天平路”以轻快的步伐描绘了攀登过程中的轻松愉悦。

“峰矗万云立,壑虚众风赴”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山峰比作直立的云朵,山谷则仿佛是聚集风声的空旷之地,生动地展现了天平山的雄伟壮观和自然界的动态美。

“攀萝陟其巅,螺翠盈四顾”则描述了作者攀爬至山顶的过程,以及站在高处所见的满眼翠绿景色,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之情。

最后,“下有小范茔,慷慨发高慕”点出了山脚下埋葬着一位名为小范的人物,引发了作者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体现了诗中蕴含的历史人文情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天平山的壮丽风光,同时也融入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之情,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沉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9)

卜舜年(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侄倩汤将军

昨夜五星攒北斗,朝来印系将军肘。

我家娇客气如虹,勇略不数汤国公。

外家兵书从幼习,久矣江东无老熊。

三吴不比九大镇,人民宴乐皆高枕。

左薄大海右太湖,内寇外倭相应呼。

时虞寇窟狡于兔,更虑倭帆开似凫。

至尊拊髀懋简尔,爱尔裘带閒且都。

白面依然儒者象,赤心自与常人殊。

草檄击贼无不可,悬得江门太平锁。

形式: 古风

画竹歌寄女郎徐安生

世皆画竹槁竹身,刀剑纷披难割人。

我能白地抽灵气,导窾批却走鬼神。

与可一派近乡愿,子瞻洒洁邻狂狷。

我笔如椽影空庭,须臾印罄鹅溪绢。

当今朱白民,前身应是梅道人。

亦有徐娘子,管氏仲姬未曾死。

徐娘自不凡,与我差可拟。

涓涓翠露罥晨流,习习凉飙扶昼起。

昼起晨流凭笔之,茶绿香清琴罢时。

李廷圭墨薛涛纸,隐几含毫走妙思。

尔姿如冰志如雪,磊砢蒙茸展奇节。

月明千里扫罡坛,红线隐娘传剑诀。

但愿写此竹枝叶,化作徐夫人之匕首,尽杀吴伧不染血。

形式: 古风

春晴山居

水满失滩沙,林开曳綵霞。

晴来旋晒药,雨过急收茶。

莺坐一身柳,蜂归两股花。

人言无事得,多事最山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丹阳道中

裘单侠骨寒,鞭冷马蹄暮。

杨柳负西风,扫遍丹阳路。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