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胡儿直犯洛阳宫,蔼蔼园陵指点中。
殄灭四夷心不遂,裕陵萧瑟独悲风。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的《痛恨》。诗中以历史事件为背景,描述了胡人(可能指外族入侵者)直逼洛阳宫的情景,园陵(可能指皇家陵墓)在战火中显得荒凉,象征着国家的衰败。诗人心中充满了对侵略者的痛恨和对国运式微的哀叹,裕陵(可能指的是某位皇帝的陵墓)在冷风中孤独地承受着这份悲凉,表达了深深的忧患意识和对昔日荣光的怀念。整体上,这首诗情感沉痛,具有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反思。
不详
伯以,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白头破褐恂阇黎,硬白高谈岂易知。
却喜粟浆如北客,从教薄相笑无奇。
侍无童子懒焚香,君送花来恨便忘。
尽日清芬与风竞,熏炉漫使令君狂。
灵山芍药谁销得,我是灵山授记人。
贪蝶惏蜂莫来到,更须作供老夫身。
何事新梅度玉溪,应怜泯默与诗题。
少年曾赋宋开府,老大无如羯鼓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