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东武陵岭

野服侵寒露,篮舆驾曙烟。

到头分县界,随处出源泉。

叠石垣为屋,开山岭作田。

平原迷近远,禾黍正秋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经东武陵岭时所见的自然风光与田园景象,充满了浓厚的田园诗意和自然之美。

首句“野服侵寒露”,以“野服”点明诗人穿着朴素的农人服饰,寒露轻拂,营造出一种清冷而自然的氛围。接着,“篮舆驾曙烟”一句,通过“篮舆”(即竹轿)和“曙烟”(清晨的薄雾),生动地描绘了清晨山间朦胧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感觉。

“到头分县界,随处出源泉。”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旅途中的地理环境,暗示了诗人行进在连绵的山脉之中,道路两旁溪流潺潺,水源丰富,既体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寓意着生活的滋养与希望。

“叠石垣为屋,开山岭作田。”这两句则转向对当地居民生活方式的描述。通过“叠石垣为屋”形象地展示了山区居民利用自然石材建造房屋的独特方式,而“开山岭作田”则揭示了他们因地制宜,在山岭间开辟农田的智慧与勤劳。这种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活状态,充满了人与自然的交融之美。

最后两句“平原迷近远,禾黍正秋天。”将视角从山间转至广阔的平原,描绘了一幅丰收季节的画卷。平原上,稻谷和黍子正值金黄的秋季,一片繁忙而丰收的景象,既是对自然循环的赞美,也是对辛勤劳动成果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东武陵岭的自然风光与田园生活,更蕴含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劳动人民智慧的赞颂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101)

谢复(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赵子昂苏武牧羊图

谁写汉中郎,风流赵子昂。

雪中持汉节,海上牧羝羊。

气与风霜劲,忠争日月光。

君为宋家子,挥翰亦堪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送苏令君二季还衡水

二美吾侯弟,联镳此暂游。

望云怀故国,乘月促归舟。

红叶清霜候,黄花细雨秋。

祁人怜远别,相送暮江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秋日田家留饮

田翁具鸡黍,细酌掩柴扉。

白雪翻匙软,黄金着箸肥。

秋风正摇落,寒日转霏微。

老去浑无事,醺然薄暮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过西邻汪氏山居

幽居寡人事,潇洒出尘氛。

绿竹千竿雨,苍梧一片云。

杂花随地有,好鸟隔窗闻。

六月浑无暑,馀清幸见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