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杨维立初入史馆

东角门前十馆开,史家自昔总难才。

病容野客随行入,远喜诸公取次来。

气合每联朝食坐,事多长后午朝回。

扬雄识字今谁及,疑义须烦一一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鏊的《次韵杨维立初入史馆》描绘了史馆的日常景象和作者对于学术研究的严谨态度。首句“东角门前十馆开”点出史馆的所在,门庭开阔,显示出其学术机构的规模。接下来,“史家自昔总难才”表达了史学研究对人才的高要求,暗示了初入馆的杨维立肩负的重任。

“病容野客随行入”形象地写出作者对杨维立的关怀,尽管他可能身体欠佳,但仍然坚持参与。而“远喜诸公取次来”则表达了对其他学者来访的欣喜,体现了学术交流的氛围。

“气合每联朝食坐,事多长后午朝回”两句,通过描述史官们忙碌的工作节奏,展现了他们为编修史书而早出晚归的生活状态。最后,“扬雄识字今谁及,疑义须烦一一裁”以扬雄为例,赞美杨维立的学识和严谨治学的态度,认为在文字理解和疑难问题上,无人能及,强调了史馆工作的细致与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对史馆生活的细腻描绘,赞扬了史官们的敬业精神和学术追求,同时也寄寓了对杨维立的期望与鼓励。

收录诗词(859)

王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字:济之
  • 号:守溪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50—1524

相关古诗词

赠河南巡抚杨贯之

熯灾横被十三州,百万苍生手抚柔。

宪府乍临新邑洛,宣房已复旧河流。

衣冠南渡仍馀宋,瀍涧东来尚自周。

列郡分明望丰采,安危须共主分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高良新知归州

江上青山识秭归,江边吊古驻岩騑。

梦中马耳先曾到,行处人烟亦已稀。

屈子宅空江渺渺,昭君村在雨霏霏。

使君抚字知多术,夔府如今正阻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朱天昭始第进士主余家至明年移居西邻

两年不厌草堂低,颇爱晨昏出入齐。

长日经过无主客,祗今相见有东西。

浊醪尚可墙头过,归院那愁柳下迷。

厩马似知人意思,临岐回首再三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朱天成寄酒味变

橘林细?洞庭霜,风味清甘早自将。

小瓮红泥缄远意,?船玉粒饐馀香。

督邮有郡还能至,宰相何知合备尝。

犹胜先生号乌有,车轮夜夜转枯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