鹫峰

碧岫岧峣若画图,何年西竺到西湖。

猿声带月离仙国,鳌背移山入帝都。

松撼翠涛双涧冷,桂飘金雨一亭孤。

却疑舞鹫随风去,欲把云关锁得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鹫峰山的壮丽景色与神秘氛围。首联“碧岫岧峣若画图,何年西竺到西湖”以“碧岫”、“岧峣”描绘出山峰的高耸与青翠,将鹫峰比作一幅精美的图画,引人遐想。接着,“何年西竺到西湖”则通过对比遥远的西竺与近在咫尺的西湖,暗示鹫峰的地理位置独特,仿佛是连接两地的桥梁。

颔联“猿声带月离仙国,鳌背移山入帝都”进一步渲染了鹫峰的自然与神话色彩。猿猴的啼声在月光下回荡,仿佛从仙界传来,而“鳌背移山”则是传说中的奇观,象征着鹫峰的雄伟与神奇,它似乎能将大山移动,直达人间的帝都。这两句不仅展现了鹫峰的自然景观,也融入了丰富的神话元素,增加了诗歌的浪漫气息。

颈联“松撼翠涛双涧冷,桂飘金雨一亭孤”则聚焦于鹫峰的静谧与幽深。松树的枝叶在微风中摇曳,仿佛是翠绿的波涛,双涧的水声在寂静中显得格外清冷。桂花的香气如同金色的雨点洒落,点缀在一座孤独的亭子周围,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这一联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鹫峰山的四季之美,尤其是秋天的桂花,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金黄的温暖。

尾联“却疑舞鹫随风去,欲把云关锁得无”以“舞鹫”这一意象结束全诗,既呼应了诗题“鹫峰”,又增添了动态美。诗人似乎在想象中跟随飞翔的鹫鸟,随着风的指引,探索鹫峰的每一个角落,甚至幻想能够将云雾之门紧紧关闭,留住这份仙境般的美好。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鹫峰山的深深眷恋与向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无限赞美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鹫峰山的壮丽景色与神秘氛围,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

收录诗词(593)

周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四水潜夫、、华不注山人,南宋词人、文学家。祖籍济南,流寓吴兴(今浙江湖州)。宋德右间为义乌县(今年内属浙江)令。入元隐居不仕。自号四水潜夫。他的诗文都有成就,又能诗画音律,尤好藏弃校书,一生著述较丰。著有《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癸辛杂识》、《志雅堂要杂钞》等杂著数十种。其词远祖清真,近法姜夔,风格清雅秀润,与吴文英并称“二窗”,词集名《频洲渔笛谱》、《草窗词》

  • 字:公谨
  • 号:草窗
  • 籍贯:弁阳老
  • 生卒年:1232-1298

相关古诗词

寄武昌友

楚月东随沔水流,相思应上庾公楼。

楼前一片垂杨色,中有江南万里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章台柳

章华台外千株柳,翠影如云照碧天。

霜叶露条应剪尽,可怜愁杀树头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对月

空寒坐庭玉,四至皆白天。

千林无俗声,一叶时琤然。

竹高散飞霜,池冷镕流铅。

月以虚而明,心以虚而玄。

心光射月彩,炯炯彻九渊。

高吟撼老桂,惊起秋兔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有以渔舟唱晚作图命题拟试者因戏成三首(其一)

绝妙王郎句,无声小米图。

舷歌天地阔,笠钓水烟孤。

暮色分浓淡,馀音似有无。

卧游千里外,展卷欲思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