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岁得元初刘京叔归潜志写本自叙著书之时年三十二经涉忧患记忆见闻所居堂曰归潜因以名书仆行年正与相同遭时多故亦有归潜之志遗编触手怅然动怀漫书长句以当跋尾

北庭耆献近销沈,天假才人著作林。

离乱年华嗟逝水,丛残文字抵兼金。

遗民故国空凭吊,野史荒亭共赏音。

浪说归潜归未得,短檠披卷泣红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吴昌绶所作,题为《归潜志跋》。诗中表达了对前人刘京叔才华横溢、著作丰富的敬仰,以及对动荡岁月中个人经历和国家命运的感慨。"北庭耆献近销沈"暗指刘京叔的著作在战乱中散失,而"离乱年华嗟逝水"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丛残文字抵兼金"强调了这些残存的文字价值之高。

诗人接着抒发自己与刘京叔同年,同样身处乱世,有着回归平静生活的愿望,"遗民故国空凭吊,野史荒亭共赏音"表达了对故国的怀念和对文学作品的珍视。最后两句"浪说归潜归未得,短檠披卷泣红蟫",通过"归潜"之志的共鸣,表达了诗人未能如愿归隐,只能在烛光下翻阅书籍,感叹时光荏苒,生活艰辛。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历史人物的追慕,又有对自身境遇的反思,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文化情怀和对动荡时代的感慨。

收录诗词(124)

吴昌绶(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今岁辑录宋元人遗词颇有奇遇诗以纪之

瓣香岁岁礼姜仙,著录真教缔古缘。

廿卷花庵搜旧本,一枝梅信拾遗篇。

南词怀麓沈冤久,东泽清江剩稿传。

生际虞山临桂后,居然眼福胜前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得沤尹吴中书偶成转韵二百八十字寄答并怀大鹤

菊酒花糕作重九,故人书来笑开口。

江湖浩荡羡沤翁,泉石支离怀鹤叟。

沤鹤相逢各启颜,长安念我太清孱。

新声廉墅尊前泪,旧隐皋亭画里山。

家山远隔青霞外,何日扁舟趁花海。

绮阁红梅小市桥,卜邻佳约应相待。

霜落园林忆听枫,雨馀门径识樵风。

吹笙坐月低双髻,踏叶寻秋瘦一筇。

幔亭仙眷都无恙,更托微波溯惆怅。

越客空令结网丝,吴娃枉自留弓緉。

廿载侵寻重惘然,别时衣袂去时筵。

记从燕市槐花里,梦到横塘两桨船。

风光掩冉成抛掷,每为佳辰忆畴昔。

琼浆纵复饮蓝桥,金勒愁看经紫陌。

曾倚残春哭衮师,庞家灵照绝娇痴。

篝镫戏写嬉飞帖,点笔工雠播诺词。

凤城赁舍西华近,独抚危弦属凄引。

病榻摊书旅即家,朝衫贳酒官仍隐。

谁寄金泥小字缄,归心和雁落江南。

凭将木石肠千转,当作秋窗一夜谈。

形式: 古风